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21 新政和弹劾2 (2 / 4)
一个四十岁上下的年轻官员走了出来。
涉及到具体问题,朱厚熜比人事问题更感兴趣。人事问题很是头疼,因为朱厚熜要仔细考虑杨廷和他们到底是什么意思。每一步都要谨慎。
当然具体事情的处理,也是同样会有很多利益纠纷。
但总比人事问题好很多。
“皇上,臣浙江道御史范永銮奏:先帝之时刘瑾、钱宁、江彬相继擅权,蛊惑先帝。把民田诬为官田或荒地,立为皇庄。他们擅权期间,勋贵、外戚、内官,巧立名目,侵占民田。十年期间侵占、投献之风骤起,民田数量骤降,民怨沸腾。臣请督察院、户部一体勘查,官田归官田、民田归民田,所侵占投献之民田全部归还。庄田租科,仍有户部负责。勘查完毕,造册留在户部,作为备案。往后民田不许进入庄田。”
庄田问题。
“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滨莫非王臣”,这是自古以来的说法。所以以前开始的时候,还真没有什么庄田的说法。包括明朝成立的时候,也没有庄田的说法。
一直到明英宗的时候,才真正开始出现庄田。
到了明宪宗,就有了皇庄的说法。而且皇庄出现之后,发展速度惊人。明孝宗的时候,京畿地区拥有5个皇庄,面积达到12800顷地。换过来就是128万亩地。
明宪宗、明孝宗之所以设立皇庄,就是因为明朝建立之后内廷所用的钱和朝廷国库用的钱,基本上是混在一起的。也就是说朝廷收入的钱,皇家和国家一起使用。这里面有很多不方便的地方。
皇家用钱越来越多,但皇上用钱多了,朝臣天天哭穷,天天规劝皇帝。让明朝这些皇帝都很头疼。
而设立皇庄就不一样。
直接让太监管理皇庄,产出可以不通过户部。所以皇帝立马就喜欢上了皇庄这种模式。
到了明武宗,也就是正德皇帝上任之后,皇庄发展速度就更快。明武宗登基不到一个月,就新设立了7个皇庄。到了明武宗末年的时候,光是京畿地区的皇庄数量已经是达到了31处,皇庄拥有的面积达到了近4万顷地。全国的皇庄数量更是达到了200多处。
本来没有的皇庄都是从哪里来的。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
更多完整内容阅读登陆
《墨缘文学网,https://wap.mywenxue.org》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