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74章 帝都长安(上)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274章 帝都长安(上)
        长安地区很早就有人类存在,早在100万年前,蓝田人就在这里建造了窝棚;7000年前的仰韶文化时期,这里已经出现了城垣的雏形,半坡遗址是仰韶文化的代表。2008年中guo十大考古发现之首——高陵杨官寨遗址的发现,将东亚城市历史推进到了6000年前的新石器时代晚期,这个相当于40个标准足球场大小的聚落,也许是东亚最早的城市,城市边缘有一条长达1945米的环壕。那时,社会已经有了简单的分工,有的古人以制陶为生,有的人耕地,有的人狩猎。维系人际关系的,除了血缘,还有某种制度。

        “九天阊阖开宫殿,万guo衣冠拜冕旒”,长安在其发展的极盛阶段一直充当着东方世界中心的地位,吸引了大批的外guo使节与朝拜者的到来。

        “俱怀逸兴壮SI飞,yu上青天揽明月”,长安向世界展现了文明中guo拥有的自信、开放、大气、bao容、向上的民族jing神,铸造了炎黄子孙永远为之自豪的文化高地。

        “一座城市的历史就是一个民族的历史”,长安,这座中guo历史文化的首善之都,以世代传承的雍容儒雅,满腹经纶,博学智慧,大气恢弘,成为中guo历史的底片,中guo文化的名片和中guojing神的芯片.

        著名的丝绸之LU就是以长安为起点。长安为中guo四大古都之首,同时也是与雅典、罗马和开罗齐名的世界四大古都之一。

        “长安城”,在西周时称为“沣镐”。“沣镐”是周文王和周武王分别修建的沣京和镐京的合称。“沣镐”所在地区称为“宗周”。秦时称“nei史”,至西汉chu年,刘邦定都关中,西汉高祖5年(前202年),置长安县,在长安县属地修筑新城,名“长安城”。意即“长治久安””,改长安城所在地区为“京兆”,意为“京畿之地”。

        自从丝绸之LU开通后,“长安”成为东方文明的中心。“西安市”:沣京(周)-镐京(周)-咸阳(秦)-长安(汉)-常安(新)-常安(南北朝)-大兴(隋)-长安(唐)-长安(后梁)-长安(后唐)-长安(宋)-长安(元)-长安(明)-长安(清)-西京市(中华民guo)-西安市(中华人民共和guo)

        长安地区很早就已经成为中guo周朝的guo都,最早纪录为西周的guo都酆京、镐京(前1111年─前770年)。

        镐京又被称之为酆镐,酆、镐本是沿着酆河而修建的两座颇具规模的城市。沣水西称酆京,沣水东称镐京。史称“酆镐二京”,分别由周文王与周武王营建。不过,习惯上将这两座城市看成一个城市,因为分别承担了不同的作用。酆京在西周后期更多的承担了祭祀的带有宗教xing的作用,而镐京则作为行政中心存在。

        秦建都咸阳,古代咸阳的地理位置在渭河两岸。地理位置涵盖今天的西安和咸阳部分区域。

        秦末汉chu,长安其地时为秦都咸阳的一个乡聚,是秦始皇的兄弟长安君的封地,因此被称为“长安”。汉chu,高祖刘邦下诏,相guo萧何主持营造都城长安,开启了汉帝guo的宏大基业。

        公元前202年刘邦击败项羽。汉高祖原本想建都洛阳,后因娄敬建议定都关中,但群臣大多是从东方而来,纷纷反对,认为洛阳更好。于是刘邦征询张liang,张liang说:“洛阳建都的东周虽然比秦晋两世好,但是城郭仅数百里,田地太薄。四面都是平地,容易遭受到攻击。反观关中有函谷关、陇蜀的沃野千里,南边有巴蜀的富庶,北边有胡人畜牧的便利,可以在三面防守,并向东方牵制诸侯,只要握住渭水通运京师。当东方有变,就可以顺liu而下。正所谓金城千里,天府之guo。娄敬说的没错。”于是刘邦决意定都长安,并拜娄敬为郎中。赐刘姓。

        汉高帝五年(公元前202年)置长安县,高帝七年,定都于此。刘邦开始在渭河南岸、阿房宫北侧、秦兴乐宫的基础上重修宫殿,命名为长乐宫。高祖七年(前200年)建造了未央宫,同一年由栎阳城迁都至此,因地chu长安乡,故命名为长安城。汉惠帝元年(前194年)至五年(前190年)建造城墙。汉武帝设京兆尹治理长安,对长安城进行了大规模扩建,兴建北宫、桂宫和明光宫,并在城西扩充了上林苑,开凿昆明池,建建章宫等。

        【本章阅读完毕,更多请搜索墨缘文学网;http://wap.mywenxue.org 阅读更多精彩小说】

更多完整内容阅读登陆

《墨缘文学网,https://wap.mywenxue.org》
加入书签我的书架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