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西域三十六国 (1 / 3)
西域三十六国:
三十六国位于乌孙以南,匈奴以西,西羌以北,即今新疆全境。
三十六国——南北有大山,中央有河,东西六千余里。其人,或城郭、或游牧,不一种。孝武以前,皆役于匈奴,匈奴王领其地,置校尉。其种族素弱,徒不能独立,不及胡与羌之强悍,孝武欲伐匈奴,及先开西域以断匈奴与西羌通道,于是西域诸国终汉之世,皆服于汉室。
出阳关,自近者始,为若羌国,户四百五十,口千七百五十,兵五百。随畜逐水草,不田作,地僻不当孔道(指丝绸之路)。
西北为楼兰国,户千五百七十,口万四千一百,兵二千九百十二人,地沙漠,少田,穿、田仰旁国,民随南行畜牧,逐水草,与若羌同,当地汉人连西方大道。楼兰国都为扜泥城(今中国新疆若羌附近)。东通敦煌,西通且末、精绝、拘弥、于阗,东北通车师,西北通焉耆,扼丝绸之路的要冲。产马、驴、驼等。
西行七百里至末且国,户二百三十,口千六百一十,兵三百二十。《汉书》载:且末国王治且末城,去长安六千八百二十里。辅国侯,左右将,译长各一人。西北至都护治所二千二百五十八里,北接尉犁(今博斯腾湖西岸),南至小宛(今喀喇米兰河东北部地区),可三日行,有葡萄诸果,西通精绝二千里。且末国在今婼羌县西南之且末县,县末城在今且末县城西南。
南行三日至小宛,自且末以往,皆城郭之国。
西南为小宛国,户百五十,口千五十,兵二百人。地僻不当孔道。《汉书》载:王治圩零城。去长安七千二百一十里。辅国侯,左右都尉各一人。西北至都护治所二千五百五十八里,东与婼羌接,辟南不当道。小宛国在今且末正南,喀拉米兰河北岸一带,由于其南为可可西里山,所以比较偏僻。居民从事农业生产,为古塞种人,属印欧语系伊朗语族之民族。
再西为精绝国,户四百八十,口三千三百六十,兵五百人。《史记》:“精绝国,王治精绝城,去长安八千八百二十里。精绝都尉、左右将,驿长各一个。北至都护治所二千七百二十三里,南至戍庐国四日,行地空,西通扜弥四百六十里”。
南行三日至戎虞国,户二百四十,口千六百一十,兵三百人,地僻不当孔道。
再西为芋祢国,户三千三百四十,口二千一百七十人,兵三千五百四十人。
西行三百九十里至于点阗,芋祢南为渠勒国,户三百一十,口二千七百三十三,兵三百人。
于阗(今和田)国户三千三百,口万九千,兵二千四百人。中国新疆和阗县附近。中国唐代安西四镇之一。古代居民属塞种。11世纪,人种和语言逐渐回鹘化。于阗地处塔里木盆地南沿,东通且末、鄯善,西通莎车、疏勒,盛时领地包括今和田、皮山、墨玉、洛浦、策勒、于田、民丰等县市,都西城(今和田约特干遗址)
西行三百里至皮山国(今和田以西),为汉人所建。有户五百,口三千五百,兵五百人。左右将,左右都尉,骑军译长各一个。东北至都护治所四千二百九十二里,西南至乌秅国千三百四十里,南与天笃接,北至姑墨千四百五十里,西南当罽宾、乌弋山离道,西北通莎车三百八十里”。
西经乌柁国(已连克山地),户四百九十,口二千七百三十三,兵七百四十人。山居石壁间,以手接饮,累石为室,有悬渡处,沿途不通,以绳索相引而度。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
更多完整内容阅读登陆
《墨缘文学网,https://wap.mywenxue.org》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