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晚唐卷 第二十八章 等待招安 (2 / 3)
官军闹了个大乌龙,刚下令解散马上又命令紧急集合,惹得士兵们都差点要造反。而诸道行营招讨草贼使宋威经过这次虚报事件后,各道对他都有意见,不太听他使唤,于是本就年老多病的宋威正大光明窝在亳州装病不出,朝廷拿他毫无办法。
这是个有兵就可以和中央政府讲条件的年代,宋威还算听话的。当然为此事,宋威把王仙芝也怨恨上了,以后对于王仙芝的请降信,宋威全部丢进垃圾桶,不给转交中央。在王仙芝向招讨副使杨复光请降时,他却又把放下武器的尚君长抓了,害尚君长在公元877年十二月冤枉被杀于狗脊岭。自此,王仙芝也绝了投降之念。
不听话的幽州李茂勋、昭义军刘广、浙西王郢、天平军张晏,朝廷都只能捏着鼻子默认,还得讨好他们。
趁这机会,王仙芝八月份快速占领河南阳翟、陜城。
战火都快接近东都洛阳,朝廷紧急签发军事命令。派崔彦曾的叔叔、忠武节度使崔安潜率兵拦截,派昭义节度使曹翔率步兵五千和义成军防守洛阳,任命左散骑常侍曾元裕为招讨副使配合曹翔。任命山南东道节度使李福率步兵二千守在邓州、汝州的交通要道上,等王仙芝快到汝州时,又派邠宁节度使李侃、凤翔节度使令狐綯选步兵一千、骑兵五百守陕州、潼关。
值得一提的是官场常青树令狐綯,前面庞勋起义时他就70多岁,到如今以84岁的高龄还没退休,依然活跃在剿匪第一线,真是年轻人的楷模。
这也是令狐綯的最后一次出场秀,没过多久老人家就倒在工作岗位上,溘然长逝,由史书对其一生功过盖棺定论。
朝廷围绕东都构造一条坚固的防守线,本以为王仙芝面对此境是狗咬刺猬,无从下口,但是他们小看了王仙芝的勇猛。
王仙芝以小股兵力牵制住各地官军不敢离开大本营,自己带领主力部队只盯着汝州猛打。
九月初二丙子日,汝州城破。市长(刺史)王镣成了俘虏,将领董汉勋、刑部侍郎刘承雍被杀。
王镣这个人背景也不简单,自己的身份是诗人,也是王式、王绎的堂弟,王式虽然已死,可王绎目前正吃香,是当朝宰相。王仙芝、黄巢抓到这条大鱼也没难为他,毕竟是宰相的堂弟,以后说不定抬头不见低头见的。尤其是黄巢,可能是自卑心理吧,虽然自己没考上国家干部编制,但对文化人都很尊重。
刘承雍呢,是著名诗人刘禹锡的儿子,因为韦保衡事件被贬为涪州司马,最后好不容易重新启用成为刑部侍郎,却不幸阵亡。
汝州的失陷让洛阳人心动荡,有条件的官员和民众都纷纷出城去后方避难。
消息传到长安,满朝文武也吓的不轻,中央见不好打,决定启用安抚政策。
乙酉日,朝廷商议赦免王仙芝、尚君长的罪行,并让他们在政府任职。
这次商议似乎没有实际行动,王仙芝可不会等待,他需要获得更多的谈判筹码。在又占领了阳武(河南原阳)后,继续挥师郑州,与昭义军会战于中牟(河南鹤壁)。
在这里,昭义监军判官雷殷符发挥良好,击退了王仙芝的进攻,但没有伤其根本。这时陈州名将赵犨也带领几千步骑兵前来加入战团,展开偷袭,咬了王仙芝大部队一口就跑。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
更多完整内容阅读登陆
《墨缘文学网,https://wap.mywenxue.org》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