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晚唐卷 第二十五章 王仙芝黄巢出场 (1 / 4)
第二十五章王仙芝黄巢出场
一语成谶,李漼真的死了,却没有做到死而无憾。
“天下第二”韦保衡开始负责岳父大人的后事。
李漼,是唐朝第十七位皇帝,也是唐朝倒数第四个皇帝,是唐朝最后一个以长子即位且是最后一个在长安平安度过帝王生涯的皇帝。这个皇帝是个“器度沉厚,形貌瑰玮”的大帅哥,又是“洞晓音律,犹如天纵”的大才子,但可惜职业不对,如果到现在当个歌星影星可以圈粉无数,大红大紫。如果不是太监的功劳,李漼帅哥应该是做不到这个位置上,虽然他是长子,但宣宗或许熟悉这儿子不是当皇帝那块料。他中意的是第三子夔王李滋。以前宰相裴休建议早立太子时,宣宗知道轮不到年幼的李滋,就不太高兴,甩了脸色给裴休看。还暗示过枢密使王归长、马公儒、王居方等三人立夔王为太子,王宗实不太愿意,就被排挤在外。宣宗嗑药骤然成仙,王宗实在副手亓(齐)元实的提醒下反应过来,公仇私怨一起报,联合亓元实组织人马干掉了王归长三人,扶了李帅哥为皇帝,得了从龙第一功。李帅哥唐懿宗刚上位时还有点战战兢兢,做事靠点谱。但不久就忘了。自己又喜欢美酒,美食,还犯了天下所有男人都会犯的错,美色!美酒美食还不是一个人吃,他喜欢开party请一大伙人吃,既然开party,音乐、美女当然和美酒美食更般配。现代海天盛宴的档次比起这种皇家规格宴会来说毛都不算,大家尽情想象,不要怪贫穷限制了我们的想象力,想象的越奢华也许越接近当时真像。
李帅哥不是说偶尔开一次party大家娱乐一下增进下员工感情就算了,而是“每日一小宴,三天一大宴”,这消费就是天文数字了。另外喜欢出游,在皇宫住腻了,经常要去长安郊外的行宫视察工作,和开party一样,也喜欢邀亲戚朋友员工们一起去(没有敢拒绝的,需自备交通工具,差了还丢面子)。这样每次组织亲王大臣出游一趟配套服务人员有时都高达10万人,浩浩荡荡十分壮观,但这耗费可想可知。如果是太平盛世,还可以说拉动内需,刺激消费,提高国家gdp。可惜那些时候国库空虚,大臣们的工资都快发不出来了,哪容得这么挥霍。
这些爱好现在的富二代也经常做,量力而行就是乐趣。但当皇帝的如果“游宴无度,沉湎酒色”,那政治还会清明才怪了。这位帅哥当皇帝14年,宰相就换了21位(具体史书有载),本来皇帝不喜欢管权,宰相可是货真价实的国家二把手。可惜换来换去都没怎么发挥国家二把手应有作用,少数几个有点抱负又任期太短,其余不是碌碌无为,尸位素餐,就是爱财如命,人品有缺陷的小人。长安城的百姓们就把其中曹确、杨收、徐商、路岩几位宰相的姓名编了一首歌谣:确确无论事,钱财总被收。商人都不管,货赂(路)几时休?这些宰相们,不但毫无大臣风范,反而加重了唐王朝的政治危机。唐朝的灭亡,他们也负有不可推卸的责任。上行下效,依附于他们的官员又能有几个有作为的,都不过是些惹人厌的老虎、苍蝇。
老爹唐宣宗装疯卖傻几十年才能上位,又经过十几年呕心沥血,艰苦打拼稍微有点起色的家当很快就又被这个败家子败的剰个烂摊子,江山一片风雨飘摇,到了谁的江山,马蹄声狂乱的时刻!这个富十七代无节制挥霍了十四年的后果是除自己英年早逝(享年41岁)外,还直接坑了后面的三位皇帝,或者说整个李氏家族唐王朝改变了中国的历史走向。
当然全部让李帅哥背锅也太片面,后面的唐僖宗也有责任,唐朝就如一个日渐沧桑的巨人,安史之乱以后就一天天的病重。拖到唐宣宗时期通过强身健体病情有了些好转,但没有根治,病毒只是隐藏下来。到了唐懿宗时候,这位大帅哥大才子根本对病情没有任何危机意识,不顾身体的吃喝玩乐导致所有的病情和并发症都慢慢显现,最后大唐病急乱投医,以为找到朱温这剂救国良药,谁知是致命毒药,一命呜呼。
这一年,关东、河南地区发生特大水灾,为王仙芝、黄巢起义提供了滋生的土壤。
唐懿宗死了,日子还要过,皇帝还要有人当。
每到这种新旧交替时,太监集团就开始发挥举足轻重的作用。这一次是掌管左右神策军的太监刘行深、韩文约,两人合谋在唐懿宗病重不能自理时就伪造遗书立了年仅12岁的普王李俨为太子。到唐懿宗李漼驾崩见佛祖后,李俨便正式上岗当皇帝,更名叫李儇(xuan)。
为怕李儇位置坐的不安稳,李漼一死,刘行深、韩文约、田令孜三个太监就把李儇所有有竞争力的哥哥们或关或杀。
这就是唐朝的太监集团。
李儇上岗后,一朝天子一朝臣,主要**如下:
1、最得荣誉的人刘行深、韩文约。
唐僖宗投桃报李封从龙有功的刘行深、韩文约为国公,两人一次风险投资获得巨额回报,以太监身份成为国公屈指可数。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
更多完整内容阅读登陆
《墨缘文学网,https://wap.mywenxue.org》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