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六章奇书《山栖志》 (3 / 3)
中州,汝阳郡,儒家十二学宫之一汝阳学宫。
此地原名汝州,自大虞开国,改了前朝的省道制度,将国土按照山川地貌,化为二十一州,将原本郡县字带有“州”字都改为了“阳”。汝州便叫了汝阳,还是学宫率先换下了“汝阳学宫”招牌,至今日一百多年了。
汝阳学宫是儒家十二学宫中距离神都洛阳最近的一所,也可以称作汝阳书院。十二座学宫除了青州的稷下学宫外,其余十一都可以叫做书院,但是稷下学宫并称在一起时就必需要叫做十二学宫,只是当年夫子定下的规矩,写在了礼法篇中,这读书人真是咬文嚼字让人摸不着头脑。
各地学宫独立设立院长。不仅仅教授儒家学问,同时涉猎诸子百家各个学派,天下的文人志士趋之若鹜。
汝阳学工院长陆德明,此刻眉头紧皱。
皇城司直属皇帝管辖,近些年来逐渐下放给太子统领,民间更喜欢称这帮藏头露尾的人为谍子。大虞二十一州上至皇宫大内,下至县城边关,都有皇城司旗手的影子。
汝阳学宫距离洛阳虽近,但若有国事也需要先上报夫子,朝廷若是有什么政令,也是先递到青州稷下学宫,再传信下属学宫。繁琐的很。
儒家这百余年来格外兴盛。以往开科取士,尚且还有数算,理学等等科目考试,但近些年来已经逐渐偏向于治国韬略文章。三十年前是夫子亲赴洛阳与当时刚刚继承大统的元昭皇帝定下了这举贤的国策。当然这其中关隘细节,是与当朝太师杨素杨太师共同商讨。
儒家学子遍布天下各出。儒家十二学宫,大虞境内只有九座。大黎境内有两座,一座是黄龙府长春学宫。还有一座是大黎东京伯力城,长青学宫。
前些日子,两座学宫军传来消息,有大虞境内的商帮至北黎东京伯力城,不知道要做做什么。
也是在两天前。汝州学宫门下监理探查到,在拢州,并州,青州,幽州四州。冒出了些生面孔收购石灰。追本溯源,应该是有人指使。
陆德明是个极为聪明的人。他想到了一个可能。一个极为荒谬的可能。他在考虑是否要将此事禀告,但是此事是否太过捕风捉影?
稷下学宫夫子常年有游历在外,平日里都是左右祭酒处理学宫事宜。这二人最厌烦捕风捉影之人。
【本章阅读完毕,更多请搜索墨缘文学网;http://wap.mywenxue.org 阅读更多精彩小说】
更多完整内容阅读登陆
《墨缘文学网,https://wap.mywenxue.org》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