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八章 庐山师遇H (2 / 2)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二十八章 庐山师遇H (2 / 2)
        是故,比丘!若于树下静处露坐,当思维十想。

        是故,比丘!当作是学。”

        此中是学之坐哪一个想字,不仅唯在思维,且其渐至越次取证之由,不也分明了然吗?

        但此中十想,不是人生苦痛,便是生命本相。这对究问终极之僧侣或多有启,更亦因缘,但于人人成佛之人人,是不是还真隔了一层,甚至还有些太过勉强了呢……

        人人皆具佛性,人人皆可成佛,人人又岂能于中一坐且思苦思痛更思悲,如此又何来人的世界、佛的世界更实实佛国极乐净土?更况人性情不一,志趣天远,身心经历千差万别,既便同样一坐,那所思所想因缘不也歧出各别吗......

        “欲入一行三昧,当先闻般若波罗蜜”。是不是由此亦是可知,是学之禅关键在学在思而不在仅仅一坐?

        是学在思不在坐,因此当今坐禅,谓之止观。

        人“系心于缘谓之止,分别深达谓之观”。生命时时刻刻,人生方方面面,哪儿又不是缘,什么时候又不可以般若之智引之深达呢?因此,人之观心、观佛、观实相等等等等,还真不是那静静一坐便能完全范畴的了的吧……

        但话又说回来,佛法毕竟西来,佛祖毕竟缘禅定而彻悟。那禅定之习之修,的确又是最能叫人情寂心宁而达诸法实相殊胜法门。其中不但使人于佛法真谛有专虑静思深入方便,有坚固学佛修佛信念信心定中境界,且那坐中禅悦,或许还是僧侣生活难免枯燥乏味有效调剂、日子清淡清苦有慰乐享乐受。这对无明根深之人入道来说,或许还真就难得周全正途了吧......

        因此,僧人坐禅习定,有条件者习定坐禅,都是无可非议。可说坐禅入定是人生死解脱及百年自在唯一路径,不仅看窄了佛法觉人济世广大法门,更使人人学佛得佛宗旨或落虚幻了吧......

        但作为一真正求法之人更可能的法门龙象,如果对坐禅入道没一定程度了解和切身体验,不仅对慧解入佛有缺坚牢支撑,且对佛法宏扬方便,也是有些底气不足更实际有碍的吧……

        想到这里,圆梦和尚一下明白更理解慧能于中关切的真义了……

        可是,如何叫人在尽可能短的时间里于修禅习定~~对了,更于禅定所谓神通之类有一定切实了解、切实感悟呢?

        圆梦和尚为之又陷入了苦苦思索……

        【本章阅读完毕,更多请搜索墨缘文学网;http://wap.mywenxue.org 阅读更多精彩小说】

更多完整内容阅读登陆

《墨缘文学网,https://wap.mywenxue.org》
加入书签我的书架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