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一章 曾经的记忆 (1 / 4)
龙山卫地处东海之滨,是个古渔镇。
这个地方何时有了人迹已不可考,但龙山卫这个地名正式有了记载却是始于明朝初年。
龙山卫地方虽然不大,但自古以来却是兵家必争之地,据说当年秦始皇在东巡路过此地的时候,就曾专程爬至山顶以观沧海,在临近海边的悬崖上眺望着那片无垠的蔚蓝,咱们这位始皇帝不禁生出无限的遐想,后来,又派徐福在此东渡出海,帮他去寻找那虚无缥缈的长生不老之方,悠悠千载已过,潮起潮落依旧,而今已都物是人非,只留下一段传说和他当年登顶观海的那座高台。
那座山就是龙山,那座台在明朝时被修建成古炮台。
站在伤痕累累的古炮台上,整个龙山半岛尽收眼底,海水澹澹,碧空如洗,让人莫名生出一种诗意。
炮台上,一门巨大的古炮雄视着怒浪滔天的大海,虽然炮管已经锈迹斑斑,但依稀还能看出当年它威武雄壮的英姿。后来,不知何时何人放出风来,说那古炮有绵延子嗣之功效,一时间,无数善男信女争相摩挲骑坐在那炮管上……
改革开放后,原本有些沉寂的古渔镇变得热闹了起来,而龙山卫也成为国家级的开放城市,一夜之间土鸡变凤凰,一时风光无两。
六月的天气开始变得炎热了起来,虽然已是下午五点来钟,在海风的吹拂下多了些凉爽,但树上的知了仍在扯着嗓子不知疲倦地鼓噪着,还是让人平添了一些火气。
秦子成咬着一支烟,站在尘土飞扬的马路边上,有些懒散地望着脚下这座鹿岛园。
随着当地经济的开发建设,外来人口如潮水般涌入,使得原本不大的龙山卫一时间也是人满为患,工厂、码头、商业街、住宅楼……如雨后春笋般冒了出来,到处都是如树林般矗立的塔吊,轰隆作响的工地,一身臭汗的民工和打扮妖艳的小姐……
而鹿岛园则是一片新建成的商业街。
鹿岛园原来是卫西濠洼村的一片滩涂盐碱地,每当初一、十五涨大潮的时候,滔滔的海水就会漫过堤坝,这里就会成为一片汪洋,以前可是个兔子不拉屎的地方。
但是,随着开发建设,这里现在却成为龙山卫最繁华的娱乐场所之一。
临街的铺面是一排两层小楼,里面却还都是新建的平房,当年刚建成的时候,秦子成还在上中学,人们那时还没有**的概念,也不过才解决了温饱,兜里干瘪得如晒干的苦胆一般,最大的面值也不过是张被汗水浸透皱皱巴巴的大团结,在当时,猪肉不过才一块来钱,即便这样,那也得等到过年的时候,村里杀了年猪以后,每家每户才会分到斤儿八两的猪肉,一家老小才能见到点儿荤腥。
俗话说,靠山吃山靠水吃水,但那时最不值钱的就是海鲜了。
龙山卫人多地少,出海打渔的人们一旦捞上来螃蟹、虾虎(时下广为传说的皮皮虾)之类的海鲜,直接用铁锨拍碎,扔回到海里,因为没人吃,什么海参、海胆、海肠更是无人问津,实在打不到鱼后才拉回来交差,各种海鲜直接被沤肥,而过日子的女人会把它们做成虾酱、蟹酱,替代萝卜干做成咸菜,却也不敢多做,实在是因为那玩意儿太下饭了,而那些年月最缺的就是粮食。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
更多完整内容阅读登陆
《墨缘文学网,https://wap.mywenxue.org》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