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二十四章
那两个年轻老师,一个是教曼丽所在年级体育课的老师,是个二十五、六岁的男老师,另一个是教其他年级音乐课的老师,是个二十一、二岁刚刚工作的女老师。
他们那天下午没有课,也没去办公室坐班,而是到学校食堂旁边的教职工宿舍、一排旧的平房,一同进了这位女老师的单身宿舍,进去之后还把门关上了。正好被校长看到,校长就把他们叫出来训斥。
赵老师一腔怒气,手指指向教室最后面的墙壁,仿佛那面墙壁就是校长,人家两个年轻人,一个未娶,一个未嫁,别说他们把门关上没有错,就是在房间里面亲嘴、拥抱,又关了什么人的事?他又把手指指向教室门外,好像校长就站在门口似的,你凭什么对他们吼,你是想扼杀人性吗?
赵老师骂大街一般的腔调和气势让同学们觉得很想笑,但是又让同学们觉得很解气很痛快。
感到解气,并不是因为当时的同学们有早恋的举动,被校长骂过;或者心里有早恋的念头,怕被校长骂,而是大家渐渐地有了一种意识,那就是当自己和一个异性同学在校园的走廊、操场这样的公共场合说话的时候,不希望被别人随意曲解为谈恋爱;就算确实是谈恋爱了,自己的心中也是光明磊落的,不希望被别人认作内心肮脏、猥琐的人。作为一个八十年代的青少年,连起码的独立都不敢有、连起码的与人交往的自由都没有,这不是扼杀人性又是什么呢?赵老师骂街似的说出了大家的心声,当然让同学们感到解气。
同学们憋在心中许久的不满,从来不敢表达,跟同学跟好朋友都不敢说,怕自己的想法被嘲笑,谁都不敢确定自己的思想是正确的,就连体育老师和音乐老师被校长训了,也是唯唯诺诺、不敢为自己辩解,也不知道如何为自己辩解,何况是尚在读书的学生呢?所以赵老师指骂扼杀人性,让大家感到非常痛快,尽管赵老师是对着教室后面的墙壁骂,是对着门外的空气骂,但是终究有人帮自己把憋在心中许久的话,高声嚷出来了!
训斥那两个年轻老师的校长,正是曼丽所在班级的数学老师。曼丽和同学们非常喜欢他的讲课,他讲课易懂,对同学们所犯的学习上的错误也非常宽容,但是唯独对他认为的思想问题是揪住了就绝不放过。
曼丽知道同学们和自己一样,都明白这不能算是校长的错,因为校长也是为大家好,他不想看到大家犯错。可是他的有些观念确实和同学们的思想冲突太大,最让同学们感到痛苦的是,大家不敢确定,究竟是自己的思想有问题,还是校长的观念已落后。
赵老师的骂街,让同学们一下子豁然了,当然大家也懂得,赵老师骂的不是校长,他骂的是一种落后的思想观念,校长还是大家的好校长,更是同学们的好老师!
那天赵老师说的话,让曼丽感到非常震惊,说是醍醐灌顶也一点不为过。因为在此之前,曼丽所受到的教育都是诸如女孩子不可以和男孩子单独说话,否则就会被人说这个女孩子没有羞耻心。
曼丽记得读小学五年级的时候,同桌的男同学总是向自己夸耀他们家院子里种的花长得特别好,看到曼丽露出羡慕的样子,那个男生就说,等哪天我挖几株花苗送给你。
星期天曼丽正坐在家门口摘菜,一抬头看到那个男生手上捧着带泥土的绿苗站在不远处望着自己。曼丽一愣,刚要盘算自己该怎么办,怎样才可以不惊动父母亲,就只见那男生把食指放在嘴上,对曼丽做出嘘的样子,曼丽明白了他的意思,连忙迎上去接过花苗,男孩边把花苗往曼丽手上放边压低声音说,这是菊花,这是兰花,这是含羞草,说完就扭头跑走了。
曼丽悄悄把花苗拿到后院找花盆种上,妈妈看到了,问她从哪里得来的花苗?曼丽如实告诉妈妈是自己的同桌、一个男同学给的。妈妈没有吭气,还帮曼丽把花苗种进了土里。
可是后来,曼丽有一次单元测验的成绩让妈妈不满意,妈妈责怪她说,你的心思没有放在学习上,居然还让男同学来给你送花,你可真不要脸。曼丽伤心地哭了。爸爸看到曼丽哭了,就问曼丽,你是想练习哭,想当演员,对吗?
曼丽不知道爸爸当时为什么要那样问。后来每当曼丽回想起那天自己的伤心哭泣,回想起当时的情景,曼丽总是会想,爸爸也许是故意想要开个玩笑,好让自己停止哭泣,想让自己破啼而笑吧!爸爸只是开个玩笑而已!
这件事情以后,曼丽有什么心事都不再向父母吐露一个字。
曼丽读初中的时候,一天在家附近碰到了自己班上的男同学方云峰,他对曼丽笑着打了个招呼,曼丽的脑子里突然闪过妈妈说过的话,妈妈曾跟曼丽说,女孩子走在路上,要是碰见个男孩子,和人家搭话,别人看见了,就会说这个女孩很没有规矩。
曼丽收住笑容,目光避开方云峰,板着脸向前走去,她用眼尾余光瞥见,方云峰笑了一下,像是自嘲又像是嘲笑她。
没过几天,妈妈跟曼丽讲,我们这个小县城,谁和谁在路上见面说话,大家都会知道的,因为县城里每一根电线杆上都安装了监视器,任何角落,都在监视之下。
曼丽心想,幸亏那天没有和方云峰打招呼,不然,自己会招来许多难听的议论,还会被妈妈骂,她一定通过监视器看到了自己和方云峰的路遇。
随着年龄慢慢长大,曼丽才知道以县城当时的条件,根本不可能安装监控设备,而且即便有监控器,妈妈怎么可以随便查看到自己的行踪。妈妈那个时候居然能编出到处都安了监视器这样的瞎话,可见**思维是很超前的,三十年后,这个县城都没有做到监控无死角。如果妈妈去写科幻小说会不会比较有突破性?
其实当时县城里面的监控设备是真的存在,只不过不是机器,而是人的肉眼。
【本章阅读完毕,更多请搜索墨缘文学网;http://wap.mywenxue.org 阅读更多精彩小说】
更多完整内容阅读登陆
《墨缘文学网,https://wap.mywenxue.org》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