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第三次文明实验 (1 / 2)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10.第三次文明实验 (1 / 2)
        ……

        从始至终观察着整场战斗的陆舟不由心情澎湃,这可比所谓的巨兽电影要震撼的多。

        虽说就目前而言起源岛上的这些类人猿已经不太可能再进化成人类了,但它们甚至是整个生物圈却带给了陆舟一种全新的进化方向。

        陆舟决定保留起源岛上的一切,它们将会为自己打造新文明时提供不错的素材。

        只不过连续两次实验都不曾看到丝毫人类的影子,这不禁让陆舟反思自己规划的进化路线是否有问题。

        诚然,即便森林古猿是人类与类人猿共同的祖先,但想要通过环境的改变使得类人猿返祖或是退化成森林古猿再进化成人类,这期间的变数还是太大。

        思索良久,陆舟决定改变思路。他来到一处足够宽广的陆地,并将这片与亚洲差不多大的陆地命名为古陆。依旧是二十数量的类人猿,不过这一次他决定通过引导的方式看是否能将这些类人猿培养成人类。

        之前他的选择是让这些类人猿自然生长进化,但显然这种进化方向是不可控的,尤其是第二次试验中,他完全想不到最后这些类人猿最后会变成行走的人形高达。

        所以为了减少不可控的进化过程,他选择刨除了森林古猿这一中间导向,直接将类人猿的进化目标定为了人类。既然森林古猿能够进化成人类,他相信这些类人猿也一定能成功。

        在这次试验中,他不再参考森林古猿发展成现代人类的进化路线。毕竟从森林古猿到现代人类的进化过程中,期间还包括了南方古猿-能人-直立人-智人等过渡时期,而这些时期加在一起足足高达数千万年的历程,每一次的进化方向都是独特的,任何一次进化出现岔路,或许今天的人类呈现的就是另一番面孔。所以即便是陆舟,也不会照葫芦画瓢,因为每一次进化的变数实在太大,而他想要尽量缩减这个过程,所以他打算干脆依照自己的想法将这些类人猿培养成人类,主动引导类人猿的进化方向。

        首先,就外观来看,这些类人猿与现代人类虽然接近,但其中的差异依旧很大。就比如体表毛发,人类在漫长的过程中因为散热等原因体表大量毛发转而化作了细微的汗毛,而类人猿则依旧保留了大量的体表毛发。除此之外,如今的人类基本两三岁就能学会直立行走,而类人猿虽然偶尔能半直立行走,但主要还是以“臂行”的方式运动。而面部特征就不多说了,凹陷的眼廓,凸出的唇部,几乎不可见的颈部,这些在现代人类看来都是难以接受的模样。

        抛开外在因素,类人猿虽然有一定的思考能力,但比之人类还是有非常大的差距,而这种差距也不是轻轻松松就能改变的,否则地球数十亿年的演变也不会仅仅只存在人类这唯一的智慧生命。

        结合内在因素和外在因素,其实归根结底,陆舟只需要这些类人猿做到一件事,那就是学习。学习直立行走、学习制造工具、学习使用火种等等,在学习过程中,它们的大腿肌肉将会比手臂更发达,它们的手掌五指将会因为使用工具而更纤长分明,它们的牙齿因不需要再撕咬猎物而变得平整,它们要在学习中进化,在进化中学习,最后逐渐趋向于人类。

        所以,为了增强这些类人猿的学习能力,陆舟准备给予在进化过程中给予这些类人猿一些生存考验。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

更多完整内容阅读登陆

《墨缘文学网,https://wap.mywenxue.org》
加入书签我的书架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