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二四二章 泰兴十六年的变化(中) (2 / 7)
杜普莱克斯对此相当的不以为然,认为上司都是一群胆小鬼。
在他看来,法国在印度的利益,根本不是贸易,而是应该投入更多的资源,夺取印度,从而收税。
如果法国人不够,完全可以训练当地的印度人作为士兵,从而解决远距离运输的问题。
况且,现在中国那边的军工厂也可以生产大炮和步枪,不得不说他们仿制的1728式步枪相当不错,而且价格也不贵。
如果需要,完全可以从中国购买足够的军火,武装印度土兵,趁着莫卧儿衰落军阀混战的机会,夺取土地,征收赋税,而不是想当然的依靠贸易。
至于贸易……密西西比泡沫爆炸之后,许多贵族破产,无准备金的纸币填补了法国的国库窟窿,却也使得许多人被卷入这场骗局。
人们不再如之前一般狂热的相信海外贸易,而对东印度公司而言,更是一场灾难。
泡沫爆炸之后的法国,对丝绸、瓷器等的消费能力极差。
之前科尔贝的极端贸易保护主义政策,更是让荷兰英国等对法国产品征收重关税,出口不振,东印度公司的奢侈品在国内销量也不好。
这一切,都让杜普莱克斯产生了大胆的想法:为什么不攻取印度,靠在印度收税来获利呢?
这一次莫尔帕伯爵作为法王特使前往大顺,杜普莱克斯因为熟悉中国事务,也因为之前主持广东贸易获得了百分之一百二十五的利润名声大振,加之之前和刘钰接触的都是他,如今自然也是他作为陪同人员。
趁着这个机会,杜普莱克斯正好可以和莫尔帕伯爵说一说他的设想。在他看来,莫尔帕伯爵应该会支持他的想法。
而且,他对于印度的构想,有一个重要的前提,就是法国的海军足够强大,能够保证海军可以支援印度,而不是被英国人卡死在欧洲。
想要提振海军,莫尔帕伯爵此时作为海军大臣,正是一个合适的建言人。
“伯爵大人,在和中国人打交道的过程中,我得到了许多的经验。其中有一条,就是中国的前一个王朝,明帝国,他们的将军受到文官的节制,所以他们灭亡了。”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
更多完整内容阅读登陆
《墨缘文学网,https://wap.mywenxue.org》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