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八零章 因地制宜 (1 / 6)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一八零章 因地制宜 (1 / 6)
        这也算是一种因地制宜的特色。

        准噶尔部没有训练有素的线列兵,前排骚扰、牵制的散兵,数量不需要太多,靠己方的线列步兵打就够了。

        打准噶尔的话,朝廷肯定会调派北方的骑兵,青州军也不需要自己编练骑兵,只是留了一个连的重骑做种子。

        准噶尔有城,所以需要专门的工兵部队。

        考虑到准噶尔的骑兵,每个营做支援火力的轻炮也是有必要的。

        以此时的组织力,最小也就能以连队为作战单位,这已经算是远超时代了。

        前提是需要拥有足够的军官,单单是成建制的步兵,连一级的军官就需要将近二三百号人。

        而作为种子的那个重骑兵连队,更是直接塞进去了八名军官。

        这样的受过训练的军官比例,就是刘钰自信的源泉,当然也是让皇帝将来开放良家子教育创办更多基础教育学校的诱饵。

        作为实习军官的,一部分是武德宫的肄业生,一部分就是受过最基础教育的良家子。

        至于骑兵,那也是没办法的办法。

        朝廷给的军饷不够,根本没钱编练一支正规的骑兵部队。

        正规的骑兵部队不需要松花江府兵那种自小会骑马的,抓一批没骑过马的一样可以练出来。

        朝廷的思路还是前朝思路,各部集合,派出专门的主将捏到一起。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

更多完整内容阅读登陆

《墨缘文学网,https://wap.mywenxue.org》
加入书签我的书架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