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七十九回 为分家李昭福修缮老屋 无奈何田毛头搬出院子 (1 / 3)
饭前,区楚良悄悄跟李昭福讲:有些事情,你不要过分关心。你以为推翻封建主义,就是把田分给没田的人呀,最主要的是要让所有人都听民主政府的,民主政府说话得算数。区楚良只是点到为止,刚才熊承继讲得更明确些。他说:“李昭福这样什么事都想插一杆子,是很危险的。他的做法对不对?是对。但由他做出来就有问题了,对的事情只能由我们做出来,才没有问题。”区楚良听了这话,才去提醒李昭福的。
熊承继知道区楚良和李昭福的关系,他说这话是善意的。
“有人说从善如流,这流是不是还得修个渠道,不能放纵,还不能到处乱流?”在回金家台的路上,看着路边小沟里汩汩而流的清水,李昭福这样问自己。
刚才他比谁都先放下筷子,和大家告辞。刘喜豆过来问他是不是不舒服,他要刘喜豆别管回去吃饭。
因为王毓英挺着大肚子,黄蔚找不到玩伴,见李昭福起身离开,也就加快了吃饭的速度。李昭福刚下了坡,黄蔚追了上来。“吃饱了?”“吃饱了。你呢?”“你是客人,我不是。”“你今天不高兴?”“没有。”“对了,田毛头怎么没办酒?”“办了,没来这么多人。”
路边有一块长得很好的冬小麦,颗粒胀得满满的,已经有些发黄了。黄蔚跳过边沟,到地里想去摘麦芒,不想反而给刺痛了,又跳了过来。李昭福说道:“有倒刺,你的皮肤嫩。”“看看你的手!”李昭福把自己长满老茧的手给黄蔚看了一下,黄蔚说道:“你这也是地主老财的手?”“比他们的手还是好些。你爷的手呢?”“也很粗糙,卤水泡的。”“你认得刚才那庄稼是什么吗?”黄蔚摇了摇头。李昭福说道:“是麦子,做面条,包子馒头就用它。”“我们那里没有。”“南方少,主要是扬花的时候,南方多半下雨,经常歉收。如果只种中稻,种一季冬小麦也是很好的,可以少用一些水。”
“你怎么走这么慢”黄蔚问道。“也没有什么事,走那么快干什么?”“翠娥在家吗?”“在。”“那个地主家的小姐也在?”“欢欢也在。”“那我先去了。”“好。”
当地主变成贬义词后,用法还是发生很多变化。黄蔚没有把这个词用在更加熟悉的李昭福身上,却不自觉地用到了刘欢欢身上。
刘欢欢也是可以被称呼为地主家的小姐的,因为她会打毛衣。现在毛线多了起来,刘货郎那里就有卖,就是没有几个会打的,刘欢欢就会。她从锁石嫁过来,也算是人才输出输入了,只是没人发现这人才。黄蔚发现了,昨天上午过来问胡亮是不是办满月宴的时候发现的。黄蔚准备给自己的父亲,哥哥各打一件毛衣。在金家台以及杜李还没有看见谁会打毛线,文佳霞会打,给郭宝麟打过一件,没跟金家台的谁打过。
李昭福走到池塘边,听到后面有声音,回头一看是王万昌背着一捆稻草上来。这是从刘家背来的,李昭福家的稻草不够马和牛一冬吃的,早就没有了。李昭福说道:“明天是端午。”王万昌回应道:“明天不过来,完工还差一点,后天喊两个人过来就完事了。”
王万昌是帮李昭福来收拾老房子的。立夏三朝的时候,翠娥的父母过来了。王万盛虽然做工程赚了一些钱,但没有把钱用在购买田产上,翠娥家田土并不多。王万盛不像他哥哥王万昌,处世和做工程一样非常细心,知道有人眼浅他做工程挣钱这事,这些日子收敛了许多,来金家台给小孩做三朝都不敢多来人,就来了老两口。
李昭福同王万盛说起了修缮房子的事,他说:“我看着翠娥两口子住你家这么好的房子,我就害怕,好几次都吓醒了。要不你家那老房子修好了就给毛头一家人住吧!”李昭福同田毛头说了他岳丈的意思,田毛头最后同意了。
这不,春耕一搞完,王万昌就带人过来收拾了。王万昌说道:“田毛头,这也算是有家有室了,还真多亏了你呀!”“你不一样,要是你兄弟不把翠娥嫁给他,他不还是没有着落。”“对,那就选过好日子,搬下来吧。”“我去看看。”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
更多完整内容阅读登陆
《墨缘文学网,https://wap.mywenxue.org》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