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十回 赵金成耍脾气毁人财物 赵怀政惜钱财劝导小满 (2 / 3)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七十回 赵金成耍脾气毁人财物 赵怀政惜钱财劝导小满 (2 / 3)
        第二天,魏志坚和刘健在刘家房前给秧田扯稗子。因为正好是星期天,刘晓、刘佳儿都在家里没有去上学。魏志坚一边做事一边跟刘晓、刘佳儿说话。刘晓的话不多,刘佳儿的话多些,小孩子口无遮拦,很快把赵小满发牢骚的话全都学给魏志坚听了。

        开始还没什么,做了一会,人就有些累了。魏志坚意识到自己是在为赵怀德、张丰科这几家在受苦受累,一下子泄了气,没有了劲头,跟刘健说道:“这又不是我们的秧田,他们自己都不来做,要我们做,这不亏得慌吗?不做了!收工洗手回家。”

        刘佳儿不停地说:“你们都是懒鬼,事都没做完,就不做了。”魏志坚也不管,洗干净回家去了。当时水还有些凉,下田做事确实还很吃亏。

        魏长定见魏志坚回来了,问秧田的事做完没有。魏志坚说道:“我们自己的做完了,补播的那些,没看到有稗子。”“哪有没有的?你又发懒劲了。休息一下再去!”“不去了。”“为什么?”魏志坚担心光说赵小满的牢骚话不足以打动父亲,自己还得去秧田,就把爹爹灵堂上的那件事搬了出来,说道:“当时,他们为什么说是爹爹的魂魄使得坏?”“什么?怎么说道你爹爹那里去了。”“你不记得了嘛!亲家爹爹(指王友才)带着他们几个一起去给爹爹磕头,意思是让爹爹的魂魄不要再作怪害人了。幸亏李爹在场,把他们拖了起来,还狠狠地说了亲家爹爹一顿。”“有这事?”“这事,你不知道?你要不信,就去问娭毑,娭毑在场。”魏长定问是什么时候,这才知道当时李昭福叫他去了刘金殷选谷种去了。

        魏长定没有去问柯氏,而是去王家找岳父王友才理论去了。王友才陪着笑,一个劲地说:“我知道错了,李爹一说,我就知道错了。”魏长定哭笑不得,本就不可能对岳父怎么样,他还这么不停地赔不是,越发连重话都说不得了,一肚子怨气没处撒。吃过中午饭,魏长定鬼使神差地走到了刘家屋前,刘金殷说天气冷,不要他下秧田。他装着没有听见,下去了。开始时扯稗子,慢慢地连秧苗也扯了,一拃长的秧苗飘浮在水面上到处都是。刘金满发现不对劲,连忙把刘金殷喊了出来。好多人喊他都不听,直到刘娭毑出门喊他,他才上了田埂。

        刘金殷要刘晓打来热水帮他洗了脚,穿好鞋子坐下来问发生了什么事。魏长定一一说了。刘金满又把王友才喊来,问当时的情况,王友才说当时是有人跟他说过是魏保国灵魂作怪的话,具体是谁,一直到现在都没有记起来。不过张丰凯、张丰科、赵小满确实是跟着自己进灵堂磕了头的,这一点不但王友才记得清楚,当时在场的人都能证明。刘金殷听过了这些也心存不平,最后还是刘娭毑说了几句宽心的话,大家才冷静下来。

        最后,魏长定对刘金殷说道:“你叫他们那几个人来我家道歉,要不然,这秧田里的秧,一根也不能给他们。”刘金殷应承了。

        这话不好传达,刘金殷很是为难,说也不是,不说也不是。本来,有些话是不必当真的,魏长定的话也可以说是一句给自己下台阶的话,不一定非得兑现。可刘金殷觉得这话在理,不仅是魏家的好心不能被当成驴肝肺,刘金殷自己的好心也不能,所以刘金殷得知刘喜豆去了李家院子,就跑去跟刘喜豆商量。

        从龙狮坳回来吃中午饭的工作队也看到了当时的一些情况。王友晟以为魏长定是在和自家人置气,没有过多打问,说了几句不打紧、不着边际的话,吃完饭又去了龙狮坳。还把胡亮也叫走了。

        刘喜豆是来拿肥田粉的,昨天李昭福说给莴笋用过一些,莴笋长得比哪年都好,又高又大。刘喜豆想往自己菜地里撒一些。

        刘金殷走进中堂,推开左卧室没看见人,这才敲了敲翠娥房间,有了应答声才推开了门,刘喜豆果然在里面。

        刘金殷回到中堂,刘喜豆紧跟着走了进来问什么事,刘金殷把事情跟她说了。刘喜豆觉得这话不好传,要不把人都喊拢来,话往明里说。刘金殷有些为难,拿不定主意。这时,李昭福和田毛头从外面做事回来,放下锄头洗了手到中堂来和刘家兄妹说话。

        刘喜豆把那天赵小满说的那句话一并说了。李昭福说道:“有些话不好说呀,你们兄妹我就不避人了。事情到这个地步是因为有些东西没有确定下来,可能还会有变化,人心也就不稳了。正因为这样,那就只有由能够决定这些事情的人来圆这事,也就是交给王队长他们去处理。可他们毕竟是外人,事里面的道道、缘由、人情世故,他们不懂,搞不好反而坏事。搞乖了场他们拍屁股走了,不会承担任何责任,他们也承担不了任何责任,最后还得我们自己来捡场。所以这事还得用我们自己的办法处理。按理说,我出面说一下就可以了。可现在在闹土改,自己田土上的事,我做不了主,说话算不了数,极简单的事也变得复杂起来了。我都做不了主,你们能做主?把人喊拢来开会的主意不行。还是给他们几家吹风,让他们自己决定来还是不来给魏家说好话、赔礼道歉。”

        李昭福这法子是可行的。乡里乡亲的心里都有一杆秤,左一点、右一点,没那么重要,只求相互理解,一两好句话就过去了。千百年来大家都是这么过的,事事较真,上纲上线反而乱套。这个道理,刘家兄妹当然懂。他们同意了李昭福的想法。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

更多完整内容阅读登陆

《墨缘文学网,https://wap.mywenxue.org》
加入书签我的书架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