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六十四回 区楚良出门给昭福拜年 向友华进屋求大家帮助 (3 / 3)
区楚良也不知道李昭福三个在说什么事,好久都说不完,以为李昭福遇到了麻烦,走过去问怎么回事,见向友华哭过更是认真起来。李昭福只好简单说了,说得区楚良一脑袋浆糊。想到这两人来一趟也不容易,没见真章,两句口水话打发了也不妥,说道:“今天不是初七嘛,大家都来拜梧桐树,拜完了再回去。”刘明海问李昭福什么是拜梧桐树,李昭福把大家引进屋,让黄克俭把情况说了,胡亮洗了碗出来补充了一些情况。接着向友华把自己的来意再说了一遍,希望谁能给自己一些帮助,权当最后努力一把。黄克俭说道:“你们说要把成子的魂魄借走,不是不可能。没有牌位,他的魂魄还是在的呀!应该就在李家老屋后头。只是这事还得刘喜豆同意:你们找得到成子要她同意;找不到更要她同意,她可以帮你们喊一喊,把所有的魂魄喊拢来。”
这黄克俭也懂这个!太把自己当根葱了。不过他的话,区楚良赞同,因为这些话符合他不让刘明海两人一无所获回清水坪的初衷。
傍晚时分,李禹成领着背着小丽的刘喜豆进了李家院子。这时,李昭福已经在大厅把火盆烧燃了,大家围着火盆说事。
刘喜豆听完了大家的说辞,不知道怎么办,说道:“要是你们说的这个事真能成,我同意你们把仕雄爷的魂魄借去。可这里面还有几件事只怕做不到:第一、我们真能找到他的魂魄,我们这几个人谁懂?谁能把魂魄都收齐了?王娭毑出来说话也得等魂魄齐了才能说呀。这第二呢,你们这样带走,能保证仕雄爷的魂魄不会散,就算不散,那也要说好什么时候还回来吧。家门!你说呢?”
这时候刘金殷和刘伟也上来了。问清了情况后,刘金殷说道:“王娭毑的事我们不能推辞,把李半仙请来,连夜去请,王娭毑的魂魄请出来是用时辰来算时间的。伟子!你和禹成去,现在就去。”
在等李半仙时,区楚良和大家谈起来春耕的事情。向友华说道:“土改不只是把田分了了事,最主要的是要让大家改变思想观念,在广大农村建立起新的生产秩序、经济秩序。要完成这些还有许许多多的工作要做,而且每一件都马虎不得。所以我的意见既是不能观望、犹豫,也不能莽撞行事,搞坏了收不起场。先按去**情做,各家按去年的数量育秧。如果真的在插田前分了田,相互调剂就是。总比没有秧插田好些吧!”区楚良同意了向友华的说法。
李半仙没有让大家等好久,刘伟和李禹成刚过了龙狮坳就遇上了。刘伟用手电照了一下,过了身才问了一句:“是不是李半仙?”李半仙应答了。一问才知道:“因为今天初七,是今年第一个拜梧桐树的日子,特别重要,李半仙不放心亲自赶来了。”
李半仙到了李家院子,没有过细问情况,说时辰快到了,等拜完了梧桐树再说,说完就离开了。之后不久黄克俭也去了,其他人没有去,坐在大厅烤火。这季节,晚上还是很冷的。
下面的事情忙得差不多,李半仙把余下的事情交给徒弟,自己上来了。问清了情况说道:“清水坪的同行说的没错。王娭毑不能等,下面的事情一完,我就带王娭毑去见成子。如果成子同意,我今晚护送你们和成子一起去清水坪,只有这样成家人才会放心。”
刘伟说道:“刚才区书记同意给我姑父起坟,半仙!你说这事怎么弄?”李半仙说道:“这样最好,起了坟,有了坟山,以后就没必要每个初七来拜梧桐树了,遇到了灾星再来也不迟。起坟的事好办,我从清水坪回来就办,把土堆好,把牌位做好。成子回来直接进牌位就是。这样大家都安心了。”
不久,李家老屋的后山堆起了一座坟山,每月初七的烧香也就停了,只在每年忌日和成子的生日,除了家里人,其他人想来看看成子,带几张纸钱来烧一烧,也就可以了。成子这次出去的时间有点长,一年后才能回来。李半仙说:回来后,择个吉日,由孝子捧着,将灵位送回了成子的出生地,归由那边的土地一并管着,这边的事情也就能妥当了。
区楚良在正月十六召集各村、各贫协的干部开了一个会,要各家各户按去年的播种数量泡谷种,只许多不许少。
各村村长开完会后,都及时向村民传达了会议精神,只有张丰凯没有传达。会后,他问唐三赖,土改到底搞不搞,唐三赖告诉他,土改要搞,春耕也要搞,不搞春耕人都饿死了,土改也就彻底了。张丰凯说道:“既然要革命,就不怕付出代价,不付出代价的革命都是假革命。”“怎么说话的?”唐三赖说道,“我倒成了假革命,你成了真革命!”“你就是假革命!你为什么不反对区楚良?还不就是因为区楚良批准了你的结婚申请,王毓英不让你反对他。为了一个女人,你就不革命了,连区楚良把成子的坟山堆起来你都不反对,不敢反映真实情况。你说,你不是假革命,是什么?”唐三赖没有和张丰凯争辩下去,他发现张十六还真是张丰凯的儿子,一点都不假。
【本章阅读完毕,更多请搜索墨缘文学网;http://wap.mywenxue.org 阅读更多精彩小说】
更多完整内容阅读登陆
《墨缘文学网,https://wap.mywenxue.org》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