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五十二回 于蕾设宴招待没有排场 陈劲请看电影突遇变化 (2 / 3)
郭宝麟挺看不起陈劲的,也就是老子是县高官,不然什么也不是。郭宝麟看不起陈劲更因为蓝三妹,土里土气连国语都说不好,也不认得字,还是少数民族,这女人把所有的“不是”都占全了。最近又听说这遥遥不是陈劲的,这就令郭宝麟更加看不起陈劲了,心想:陈劲连这样的母子也要,说不定是打仗打坏了什么东西。
陈劲也不大愿意和郭宝麟这号人打交道,只是因为父母和蓝三妹的原因才勉勉强强和这种人点一下头,打一声招呼,说上几句无关紧要的话。这种人太假了,就算是那些玩神仙跳的都比他们来得真实。把这种人扔到社会当中去,他们一天也活不下去,不是饿死,就是**,这种人也就能在官场混混。陈劲每每在家里说到这些,孙桂英总要骂他两句,要他向蓝三妹学习。有时陈劲也会反驳,说要学习也应该向遥遥学习。
蓝三妹带着人出来,问道:“你们说什么呢?哦,对了!你不也是杜李的嘛,李爹、杨爹认得吗?”蓝三妹把李昭福、杨开可让到自己前边,郭宝麟摇了摇头。张桃花从后面走上来,笑着说道:“你不认识我?郭少爷!”郭宝麟被张桃花吓了一跳,连声说道:“认得,认得。”停了停又说道:“不过,我不是少爷,我是郭宝麟。”
郭宝麟当然记得一年前的那个初冬,他为了文佳霞的病去找李郎中的情景,这一情景他曾经多次回忆,仔细回忆,仔仔细细地回忆。
金算盘说:“请一个李郎中,不用少爷出面。”可文佳霞非要郭宝麟去不可。好在不远,郭宝麟也就去了。当时在家迎接郭宝麟的就是张桃花,她见贵客上门,不敢怠慢,一面叫人去喊李昭明,一面招呼客人。这李昭明的医术也就那样,治个头痛脑热的也就凑合,治其他病还真该打个疑问号。听说是郭家少爷来请自己,有点想躲的意思,磨磨蹭蹭不敢回家,这就使得郭宝麟等的时间长了一些。好在这张桃花先前也是能说会道的主,再加下从小就和郭宝麟相熟,一两句话后,无拘无束地谈起了一些小时候的事情,也就没让郭宝麟坐冷板凳。
张桃花比郭宝麟稍大,大几个月,不是一年生的。郭宝麟小时候和一般的孩子没什么区别,后来出来读书了,才显得有些与众不同。这样一来,大家又觉得小时候的他和其他小孩早就有所不同了。他做事果断,说一不二,只要他发话其他人没有不服从的。正因为这样,他成了孩子王,小伙伴们都叫他狼哥,张桃花叫他狼弟:可见一切都是有缘由的。什么缘由?那就是:郭宝麟属狗,狗和狼同类。郭宝麟前世是一条狼,灵魂中还含有前世的影子。
张彩荷当然认得郭宝麟,就算一时没认出来,听了张桃花和他的谈话也能猜出来了。可她不喜欢张桃花这样同郭宝麟说话,故意问道:“谁呀?”“郭财主家的少爷。”“郭宝麟,不是少爷。”郭宝麟再次强调。“哦,知道了,”杨开可说道,“不就是自己娘没奶,吃别人家奶的那个嘛!宝贝着呢。”郭宝麟听了这话有些不高兴。李昭福过去说道:“郭玉明的大公子吧!金家台谁人不知,哪个不晓。就算是在我们东乡县也是响当当的角色呀。好!不过,你也该常回家,让我们这些爱念叨乡情的人瞻仰瞻仰。你瞧!我回金家台都有五六年了,我们叔侄俩还没打过照面。无志空长百岁,老叔我叫李昭福。”
李昭福的话把蓝三妹说得一塌糊涂,没等郭宝麟回话,抢先说道:“大爷爷!你还会这样说话呀!”
郭宝麟确实听蒙了。李昭福“无志空长百岁”的含义是放低尊位,放下架子,自我介绍。可郭宝麟根本就不知道李昭福是谁,没听到过这个名字。现在看来,虽说衣着上比杨开可强一些,可这和杨开可为伍的人,能“尊”到什么程度上去。也就机械地回应道:“郭宝麟,郭玉明是家父。”
李昭福对他的回应很不满意,说道:“回了金家台到处转转。”然后,抱起遥遥走了。杨开可还想说话,张彩荷着力一拉,跟着走了。
杨开可依然认为少爷就是应该高傲一些的。相比之下郭宝麟比杨光一有出息多了。
第二天的天气很好,陈劲特意请了假来陪大家。上午去江心岛转了一圈,翠娥追了一通野鸭子,回来了。中午去了一家餐馆,不过没有在正街上,拐了好几道弯,进了两道门,才说到了。李昭福有些怀疑,问原因人家不说,只好问陈劲。陈劲说:“也不是外面不让开,该交政府的一块不少都交,主要是怕太打眼遭人恨。”
这店子那才叫饭店,要什么,只要你有钱,都给你炒。除了龙的脔心找不到原材料外,其他能吃的,他都可以给你炒出来。李昭福想起昨天的食堂问道:“是不是没有大师傅?”陈劲说道:“不是!这个店子的汤师傅是县招待所食堂蒋师傅的师弟,汤师傅每年还得给蒋师傅拜年。县招待所只给首长炒菜,我爷都不能随便要他炒菜。”“那是哪个,能要他炒菜的?”“县委办公室管接待的副主任,他说了算。”
吃完饭,又上街穿梭转悠。好些店面没有开,挑着担子沿街叫卖的也不多。倒是墙上的标语不少,不是抗日的,抗日的那些标语都涂了。有欢迎人民军队的,有庆祝解放的,还有打击怙恶不悛的**分子的。写的字体也不尽一致,有印刷体的,也有手写体的,手写体的以隶书为最多。李昭福发现两幅标语,一幅是:“全中国人民团结起来!”另一幅是:“中华人民共和国万岁!”这两幅标语有四个字相同。奇怪就奇怪在这里,写在墙上的这八个字,例如,两“国”完全一致,“怎么可能完全一致,没有一点区别?”陈劲告诉他,用了模板,要木匠做一块板子,在板子上挖出字来,到哪里都用这模板,先把照着模板把笔画的边框勾描出来,再取下模板,把笔画填实:这样做出来的字好看、漂亮。做得还很快;不管谁,一学就会。
李昭福听了陈劲的解释理解了。杨开可、杨艺不太认得字,关注得少,也没太认真听,所以没听懂。翠娥问田毛头听懂没有,田毛头当然听懂了,问李昭福听懂没有。李昭福笑着说道:“你们没学过,那叫描红。我小时候描红就是这么干的。哈哈!”
晚饭是在昨晚吃饭的现地方吃的。当然,今天李昭福学乖了,饭前先给孙子红生拿了一个馒头。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
更多完整内容阅读登陆
《墨缘文学网,https://wap.mywenxue.org》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