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四十三回 张氏兄弟同出手争水田 刘家父子讲道理不放让 (3 / 3)
王友晟见事情得到暂时平静,问区楚良:“接下来怎么办,分歧太大了。”区楚良说道:“那就双方先冷静一下,这不要吃下午饭了嘛,先回去搞饭吃,吃完饭再来。”
王友晟把张丰凯几个人叫到一边,说道:“区书记说了,先冷静一下,吃了饭再上来。我和区书记都不走,今天就把事情解决了。”
等王友晟走开,张丰凯说道:“书记是干什么的!不听他的。我们不走,派人下去让家里送饭上来,科哥!要不让十六下去跟嫂子说一声?”“好的,我去喊十六。”
刘金殷准备去叫刘伟妈上来帮翠娥煮饭给大家吃,见刘金满还在和刘伟拉拉扯扯,连忙过去跟儿子说话。区书记也想去开导刘伟,见刘金殷过去,猜到了刘金殷和刘伟的父子关系,走过去问刘金殷:“这是你儿子?”“大儿子。”“你今年贵庚?”“庚戌年的。”“比我大一岁,我辛亥年的,那年没有了皇帝。”“你儿子呢?”“还在读中学。”区楚良拍了拍刘伟的肩膀说道:“小伙子!今天这事是你撩起来,知道吗?不过不能骂你,因为你讲的是道理。我要告诉你的是:有道理就更应该用恰当的方式说出来,这样别人才会服你。今天这样,是不是效果很不理想呀?”刘伟看了一眼区楚良,没有说话。区楚良笑了笑,和刘金殷示意了一下,走开了。
刘金殷跟刘伟说道:“算了,今天算了!去把你娘喊上来。”刘伟一声不响地走出了院子。
魏长定问李禹成:“禹成!你家还有没有米?”李禹成回答道:“不晓得。”“问你也是白问。”“那你还问。”接着,魏长定对魏长安喊道:“哥!我们去舂米。”“舂米也要这么多人!”“你不去?”“不去。那,禹成我们去。”
“我们怎么办?”王友晟把区楚良拉到一边问道。区楚良回应道:“不回食堂,还能怎么着?”“我从家里印了一斤米,菜钱也是准备好了的哟!”“什么意思。”“看样子,你还不知道。”“什么?”“像我们吃供给的,也可以出来到外面吃饭。只是要交米和菜钱。”“这个我知道。是去食堂领吗?”王友晟点了点头,区楚良问:“领多少?”王友晟说道:“八两米,两百块钱(相当于后来的两分钱,能卖十六两一斤的一两肉,也就是十六分之一斤肉)。”“那我去叫黄克俭。”“慢点!莫去叫他,他不吃供给。”“那他?”“没问题的,李家还供不起他一个人的饭,我们有供给就不能占便宜了。”“哦,好!我赶紧回去,趁他们米没有下锅。”“那你快去快回,这里先把你的饭煮上。”
区楚良去找张大胡子印米,张大胡子没说什么,米还没下锅,等煮饭的时候,少煮半斤米就是;但他不愿意给钱,说菜都准备好了,已经花钱了。唐三赖过来问怎么回事。区楚良回应道:“那边饭都煮上了。”“那你回来拿什么补贴,又不值几个钱。这样吧,大胡子!给他一半,一百元。”
送区楚良出来,唐三赖说道:“区书记!你以前在部队,不知道社会的复杂,得小心资产阶级的糖衣炮弹呀!”“我想和群众打成一片。”“也好,也好。那你去吧!”
区楚良再次来到牛草坡,想起刘喜豆的菜地没翻完的事来,见时间还早,就走过去,这才发现刚才的地已经翻完了,只是放在地里的四齿耙不见了,到处找都没有找见。杨香椿过来问他找什么,他把自己的担心说给杨香椿听了,杨香椿告诉他,已经捡起来,放在刘喜豆的家门口了。区楚良看了一眼,这才放心回了金家台。
区楚良每个月的津贴有十万,一百元还出得起,也就不说什么了。到了李家院子,让王队长领着把钱和米给了刘喜豆。刘喜豆情绪稳定下来后,也进厨房来帮忙。她和曹毛氏,两个大肚子边做事边说一些贴己的话。
吃饭的时候就发现不同了,从下面送上来的饭都是红薯煮饭,有几家还是萝卜煮饭。菜更加没法比,都是不同花样的盐菜,见不到油星。张丰科和张丰凯的好一点,也说不上好,只是辣椒多放了一点而已。几家人一起吃的李昭福家就不同了,饭是白米饭,红薯当成一道菜,放葱花打了一大碗汤。桌子上有鱼有肉,比一些人家过年还丰盛。王友晟看着一道道菜上来,连忙说这钱给少了。区楚良说不能因为干部吃饭就加菜,该怎样就怎样。刘金殷说道:“你看!李爹都坐在外面,逗小孙子玩,还没进来,哪就能特意为两位准备了,都是最平常的,肉是过年没吃完的,小菜都是自己菜地里长的。”
李昭福等大家吃得差不多了,才过去吃饭。一是他要喂红生的饭,一是他想拉着李麻子一起吃。
黄克俭还在桌子上,边吃饭边问李麻子想租几亩田。
吃完饭,刘伟过来和老早吃完饭的区楚良说话,问他打过仗没有,区楚良讲了和日本人打的几仗,也讲了在大别山的艰苦岁月。几个小孩子中,还只有年纪最大的刘伟听得最认真。
【本章阅读完毕,更多请搜索墨缘文学网;http://wap.mywenxue.org 阅读更多精彩小说】
更多完整内容阅读登陆
《墨缘文学网,https://wap.mywenxue.org》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