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回 王毓英唐三赖同病相怜 喻仁庆牵红线笑话连连 (2 / 3)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四十回 王毓英唐三赖同病相怜 喻仁庆牵红线笑话连连 (2 / 3)
        一次周梅问曹二宝:“你知道我们国家的国土面积是多少吗?”曹二宝说道:“我爷跟我说过,一百多万。”“一百多万什么?”“一百多万就是一百多万,还有什么,没什么了。”教科书上写的国土面积是一千一百四十万平方公里。曹二宝数字记错了,连单位都不知道。

        周梅还问曹二宝几个人脑筋急转弯的问题,曹二宝都没答上来,曹二宝早就听别人说东乡的人傲得很,看来这话一点也不差。曹二宝以前就看不惯东乡人,现在更看不惯了。

        王毓英确实比较看重曹二宝,其中主要原因是曹二宝的父亲是长风区管委会的副主任。王毓英也没见过曹二宝的父亲,但见过清水坪的杨副主任,她把杨副主任看成是曹二宝的父亲。那天,也就是李昭福把被褥挑进乡政府后的第三天,当周梅下了班依然要回金家台时,被王毓英拉住了,说道:“我的床都铺好两天了,还没在上面睡过,今晚,我们就不上金家台了吧!”这样,周梅和王毓英才住到了乡政府。那天曹二宝就在杜李没有回长风,王毓英和曹二宝说了好一会话,唐三赖没有找着机会。

        下雪的那天晚上,周梅是在金家台睡的。而王毓英一个人睡在乡政府的房间。凑巧的是曹二宝又被他妈叫回长风镇了。办公室对面楼的二楼就住着两个人,一个是楼梯间过去第二间的唐三赖,一个是第四间的王毓英。

        王毓英是想回水井边的,唐三赖说:“这是清水坪第一次枪毙人,枪毙的还是我们这里的人,我们不能放松警惕,所有人暂时不能回去,出了事情好应付。”王毓英没有走,到了快吃晚饭的时候,王毓英又想到了回水井边,可下起雪来了。唐三赖站在办公室门口大声说道:“下雪天,留客天,留我不,留!”王毓英说道:“不是‘下雪天’,是‘下雨天’。”唐三赖笑着说道:“‘下雪天’也是‘留客天’,只要客人想留下,‘太阳天’也是‘留客天’。”

        王毓英终究是留了下来,没有回家。那一夜北风呼啸着,风的声音把其他的声音都湮没了,那一夜大雪铺满了大地,掩盖了大地上所有的痕迹。那一夜,当天边有一抹亮光的时候,贺憨头拉响了他的二胡。二胡的声音有点瘆人,这瘆人的二胡声传得老远老远的同时,也在唐三赖空旷的房间里拐了三个弯,挤进了唐三赖狭窄的耳蜗里,吵醒了耳蜗后面的那根神经。光着膀子的唐三赖动了一下,搂了一下同样光着膀子的王毓英。他极力躲避着暖和的被窝之外的任何东西,因为那些东西都是如此的冰冷刺骨,以致不敢触碰。可他没法躲避灰白的窗户外传来的瘆人的二胡声。王毓英说她刚才梦到了苦枣树下那个摇摇欲坠的烂木桥和那桥发出的吱吱呀呀的声音。唐三赖笑了,说道:“那哪里是桥的声音,分明是贺憨头的二胡声。”王毓英细心听了一下二胡的声音,说道:“不像。”唐三赖说道:“那会是什么声音?”王毓英不敢往下说,因为在她刚才的梦里,桥上站着的是成子,因为成子站在桥上,那桥才动起来的。

        周梅在腊月二十号的那天接了个电话。电话里说:“如果你同意去金石镇的营业所,明天就去清水坪等东乡到邵阳的班车,找司机要我托他带给你的东西。是一张表格,你填好,在杜李盖了章就可以回来了。把你所有的东西都带回来。”

        周梅按电话里说的做了。在打好包等田毛头驾车过来送自己去清水坪的这段时间,周梅和王毓英做了辞别。

        王毓英问道:“唐乡长同意了吗,你调走?”问了两道,周梅才回答道:“跟他说了。”“我是问他同意了吗。”“我不需要他同意。”“为什么?我是说你为什么要离开这里,他们都说去公司不好。”周梅没有立即回答王毓英的问题,过了好久才说:“不都一样,都是工作,去公司也有前途,也能做贡献。以前觉得在行政系统工作,能锻炼自己,改造自己,提高自己。现在觉得好像不是这么回事,还得看遇到什么样的领导,什么样的同事。”“你是说唐乡长吗?”“不是。他左右不了我的想法。”说到这,周梅沉默了,过了好久才对王毓英说道:“你家在这里,唐三赖应该不敢对你怎么样。这人是一个十足的坏蛋,你千万提防他。”“他说要去我家提亲。”“那怎么行!这人是个十足的坏蛋,千万不能心软。”“那我总要嫁人吧,我嫁谁?”“嫁谁都不要嫁他,不然,你会后悔的。”王毓英沉默了,周梅也不好再说什么了。

        送走了周梅,王毓英有了一股轻松愉快的感觉,而这种感觉一溜烟而过,却留下了些许参不透的恐惧。王毓英同样让这参不透的恐惧一溜烟而过,猛一用力推开了属于自己的那一扇窗户:她同意了唐三赖去她家的请求。

        唐三赖去王家提亲了,就在李家杀年猪的那一天。陪同去的是喻仁庆。

        唐三赖知道喻仁庆不是理想中的人选,可他找不到更好的人了。好在喻仁庆喜欢说低三下四的话,唐三赖也会说的,只是现在他是乡长管着全乡两万多人呢,低三下四话也就不能随便从他的嘴巴里说出来了。

        喻仁庆也很乐意做这件事情。他对解放后以唐三赖为中心的杜李乡政府是满意的,这满意有三:第一是唐三赖给自己安排了工作,而黄克俭没有,喻仁庆一直看不惯黄克俭,以前黄克俭仗着文化水平高、主意多老实打压别人,这是最要不得的。这第二是不再只听命保甲里面的富人们了,反而可以恶声恶气,对他们一点都不客气。富人们才是真真可恨的,就像上湾的伍家,仗着有几个钱一点都不听管束,还对乡里的工作说三道四。是的,富人们本乡本土的,祖祖辈辈没挪过窝,管点事情没什么的,只要出得起钱。修条路架座桥,照顾一下孤老、病残这都可以,可也不能不把乡公所当摆设,不闻不问呀!唐乡长来了,情况有点变了,富人们不那么傲了。第三件满意的事情是:不点卯。是嘛!当官哪能比农夫还忙,比农夫还忙那还叫当官嘛!当官就得有个当官的样子,像戏台上的小花脸那样,那不是当官的派头。

        像唐三赖这样的好人,最好能在杜李长期待下去,而要让他长期待下去的理由,就是让他找一个本地姑娘结婚。喻仁庆运用他智者的智慧得出结论:解决唐三赖的婚姻问题,有利于杜李乡的发展,是每一个杜李人都义不容辞的责任。王友才是杜李人,王友才义不容辞。

        李昭福最舍得了,他家的刨汤最丰富,配菜也很多,吃一餐可以当几餐的,所以,去李昭福家吃刨汤那是一件很快活的事。后来被赶出来的张十六一开始并不知道自己会被赶出来,去的时候也是很高兴的。就在他高高兴兴出门的时候,张浩子过来喊住了他,要他跟王友才说政府有人要找他,让他在家等着。张十六很乐意传达这种事情,不为别的,就为这说话的口气,不容置疑的口气。

        听了张十六传话,王友才将信将疑,折回家里问同样准备去李家吃刨汤的王荣庆:“你说是谁要来我家?”“那谁知道!你问一下毓英。”郑薇薇走出门说道:“毓英早就走了。”王荣庆说道:“那你把她叫回来,我等她回来了再去。”郑薇薇应承了,拉上儿子王新雨去了李家。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

更多完整内容阅读登陆

《墨缘文学网,https://wap.mywenxue.org》
加入书签我的书架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