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八回 李舜成携妻儿回家过年 新社会到处是旧貌新颜 (2 / 3)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三十八回 李舜成携妻儿回家过年 新社会到处是旧貌新颜 (2 / 3)
        这边的雪溶化得快些,去杜李的路上已经可以跑马车了。看到一栋没有上横梁的房子,李舜成这才想起这里不久前打过仗的事情来。这消息不是在报纸上看到的,是别人传的,传得很神。田毛头说没死那么多人,两边加起来也没有那么多。田毛头把打仗的事轻描淡写主要是要说一说成子的事。

        他们在成子死的地方停了下来。李舜成和田毛头下了车,好些地方的冰化了,很泥泞,要是鞋子沾满泥巴,等会坐车就不方便了。李舜成择路走了过去,踩在王大娭毑坐过现在已经被踩得很脏的木板上,挺直腰四处张望着,听着田毛头说起那天的情景。

        李舜成是看到过打仗死人的,他看见日本人从山上冲过来,打倒我们好些人,紧接着我们的人又冲了过去,两边都有人倒下去。过后,抬着尸体和伤员的队伍排了好长一溜。他也看到过很熟悉的人在他身边倒下,流了好大一滩血。

        那天白天田毛头没有来这里,是晚上来的。过了这么些日子,白天的情况他也慢慢了解了。他说:“那子弹打过去,他栽倒在地上,可他忍住了,硬是没有喊痛,没有让血流出来多少。”“你那天来了没有?”“当时没来,晚上来的。不让收尸,见下雪就同意了。”停了停,田毛头问道:“哥!他们说本来不会下雪,要下也下不了这么大,这都是因为成子叔是冤枉的。”

        李舜成说道:“冤枉不冤枉我们自己感受到了就可以了,不要说出来。除非你能把案子翻过来。你才七八岁大就流落到杜李,是杜李人把你养大的,你要惟愿杜李好,杜李所有人都好,知道吗?这也不是只要求你这样,我们所有人都应该是这样。”

        田毛头应承了李舜成,接着又说起了那天晚上的事:“套车的时候,爷说这么大的雪,就算去的时候马拉得动,回来也不行了。让我把车卸了,牵着马拉着大木板,跟了上去。开始我和仕雄还能骑马,他太小了,不会骑马。过了三塘就不行了,只好让仕雄坐在大木板上,他从木板上掉下来好多次数,刘伟的爷就把他捆在板子上。多亏有马,省了不少力。还有,因为有马才没有迷路。天太黑了,雪又把好多东西都盖住了,根本就找不出路来,马认得路。

        “往回走,仕雄还是不能走,只得让他也坐在大木板上,坐在他爷的脚头。板子不够长,仕雄的脚在板子外边,雪上面拖着走。这也不是事,人容易掉下去。刘伟爷担心仕雄不小心掉下去了,又没有发现,那就麻烦了。实在没办法,只好又将他绑在木板上,他绑在前头,他爷绑在他的脚头。他爷只有上半身在木板上,下半身在雪地里拖着。一直拖到了杜李,怕人看见了不好,才把仕雄解了下来。”

        也许是起风的原因,李舜成一下车就打了个喷嚏,听了田毛头这一段话,鼻子更是痒得不行,打了好几个喷嚏。舒小妹担心路上时间长了,大人小孩会生病,就催促李舜成上了车。

        马车离开清水坪有一段路了,田毛头才提到了他的师父,李舜成这才想起应该去看看刘明海。田毛头说他师父陪着成子陪了好些天,一直陪着他到最后。虽然不知道在成子身上发生了什么,但李舜成相信刘明海,也相信成子,他可以肯定成子的死一定有不为人知的其他原因。

        太阳出来,消退了霜晨侵骨的寒气;解冻的地面开始泥泞,却欢愉了马儿的脚步;马蹄声声应和着大地的脉动,催发出古老的纯真。田毛头一记响鞭,惊起了一对在正待溶化的雪堆上戏耍的麻雀和一群水中觅食的水鸭,久久地回荡在蒸腾着热气的、舒缓的原野上。

        一岁四个月大的红梅,摆脱舒小妹的束缚,手脚动了几下,在马车不大的地方,奋力往前走了一步。舒小妹吓了一跳,连忙一把抱住。

        “怎么啦?”“妹娃乱动。”“抱紧!就要到了。”

        回到家,见过父亲,也见过翠娥,李舜成拉过红生,抱了起来。于蕾写信说过这事,他也就不那么惊奇了。舒小妹从包袱里拿出自己特意给红生做的衣服,当然选料是最好的,做工也最细,只是做大了。李舜成说道:“大了就大了吧,今年穿不上,明年能穿上。”便要红生喊了姨娘,给姨娘磕了头。

        李昭福担心舒小妹会不高兴,注意观察了她的表情,没想到她很高兴,抱起红生,亲了几下,说要把他带到龙潭去,要是学会这边的话,就改不过来了。李昭福笑了笑,没说什么。

        可能有些人感到奇怪,是叫“姨娘”,没叫错呀!舒小妹为什么会不高兴?叫错了,的确叫错了,应该叫娘。

        这里有个古老的礼制问题。这个制度很复杂,简单来说就是我国古代的婚姻制度不能简单说是“一夫多妻”,而是“一夫一妻多妾”。李舜成和舒小妹成婚是按照传统礼节,依照六礼一步一步进行的,而且符合“门当户对”的要求,应该是正妻。这样,按规矩所有子女,无论嫡出、庶出都应该叫她“娘”,不能叫“姨娘”。

        李昭福懂这个理,所以担心舒小妹不高兴,好在舒小妹没表现出不快来,也就没说什么,招呼翠娥和文娟把准备好的饭菜端出来。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

更多完整内容阅读登陆

《墨缘文学网,https://wap.mywenxue.org》
加入书签我的书架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