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三回 刘喜豆来茅屋盛情相邀 两家人嬉笑间冰释前嫌 (2 / 4)
前不久,李昭福提出要把田土收回去。尽管只是跟刘金满说了一声,没有正式向刘四二提出,但刘四二明白,这是在打招呼,好让自己有个准备的时间。从今天的情形看,还真是这样。刘四二耍弄着手里铁火钳,发出一声声铁器相撞的敲击声。
把浸了一个晚上的糯米全部放进甑里的刘娭毑(刘娭毑,是外人对作了奶奶的刘家妇女的称呼,饱含亲切感)对刘金满说道:“金满!你去烧火。”刘金满应了一声,想说什么,终究没有开口,走过去把刘四二拉了起来。
刘四二走进卧房,拿了一块小孩子的棉布屁帘盖着肚子,躺在床上。他需要躺一会,把一些事情想清楚。
刘四二一直有个打算,那就是把李家田买下来。十年前,嫁了两个女儿得了一些钱,准备去龙潭找李家说这事,临动身,家里出了变故花了不少钱,也就买不成了。前两年,又把钱凑齐了,可把钱归拢好,去找保办所的文书拿主意,才知道钱不值钱了,那些钱别说买李家的田土,就是那湾池塘都买不下来。几经挫折,刘四二信命了,不再花那心思。这两年,不凑钱了,专心持家,这才有了现在的光景。只是,中间来了日本人,要不然还要好些,至少会请人烧出一窑青砖来。刘四二喜欢听青砖被敲击时发出的那种的清脆声音。
没过多久,刘金殷领着小妹,背着小外甥有说有笑地回来了。刘娭毑问道:“成子呢?”“在后面。乡公所说,今年是光复后的第一个年,要每个保出两条龙,初五到乡里去合演。王万昌要他带一条龙,这两天忙得很。”
回答刘娭毑问话的是她的小女儿,叫刘喜豆。她的男人成子是刘家最值得骄傲的人物,是磨山坳保第四甲的管事。俗话说:“管事管事,什么都管,什么都不是。”成子就是这样的人物。因为在镇里上个一年半的洋学堂,写得几个字出来,才被推举干上了这体面的差事。早年,杜李没学堂,只有私塾,成子是这一带,为数不多的上过洋学堂的人。
“爷呢?”刘喜豆把怀中的女儿给了伸出手来的刘娭毑,问道。“嗯!刚才还在呢。”“仕雄!你去找找外公。”
成仕雄是刘金殷刚才带过来的小男孩,刘喜豆的儿子。成仕雄转了一圈,回来告诉刘喜豆,外公在睡觉。刘喜豆过去问刘四二是不是不舒服。刘四二告诉她:“没有不舒服,就是想躺一会。”
刘喜豆回到厨房,问是不是有什么事情不对劲。刘娭毑说道:“没有呀!”想了想继续说道:“刚才要金满去李家老屋,他没去。”“什么事?”“我也不知道,你去问你爷。”
刘喜豆又去了刘四二的房间,问道:“爷!你有什么事要去跟李家老爷说?”刘四二坐起来,说道:“他家来了客人,我想知道是李老爷的什么人。”“那又怎么啦?”“前几天,他说要收回田土。”“哦!这样呀。”刘喜豆停了停,接着说道,“田土是他家的,要收回去,不也是没办法的事吗?”“他收回去不也要人做嘛。我想:就算是收回去了,只要租子可以,我还继续做。要你弟弟去看看,他不肯去。”“他不懂,搞不好会坏事。我去一趟。”刘喜豆说完,退出房间来找到外甥刘伟,要他到仓库取下一袋板栗,倒出一半给大家剥着吃,提着剩下的,出门了。
刘喜豆的夫家有田,离得也不远,由附近的人租种着。都是种田养活一家老小,不好赶人家走;所以,刘喜豆也希望和李家搞好关系,商量着把以后的事情安排好。说到底,就是金家台太穷了,田地太薄。穷也有穷的办法,刘喜豆相信只要大家帮衬着,总会有办法的。
“李哥!李哥!”刘喜豆还没进晒谷坪,还在池塘边的坝子上,就喊开了。李昭福赶紧扒完碗里的饭,放下饭碗,开门迎客。
“哎呀!你们在吃饭哟,真不好意思。”“喜豆呀!还带东西了。”“板栗,自家树上结的,剩得不多了。”“太谢谢了。”“你不用客气。”“听说成子的爷病了,是真的吗?”“有些日子了,还是上个月的事,摔了一跤,右边一边都不灵便了。”“没找郎中看过?”“看过了,说是中风,不好治。”“他今年……”“五十六了。”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
更多完整内容阅读登陆
《墨缘文学网,https://wap.mywenxue.org》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