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351章 兵临河中
石勒兵败高昌、龟兹之后,他就开始秘密往河中和印度地区转移力量。尤其是动员了大量的西域人跟随他们一同迁往印度,不过还是有许多西域人眷恋家乡而留在故地。当西域人发现他们曾寄予厚望的羯族人‘突然’逃跑之后,不少人西域人不得不选择和大晋接洽“归顺”的事qing。
只是两边讨价还价,一直没有谈拢。不少西域贵族依旧存在不切实际的幻想,总想捞个guo王当当,并且张口就是“复guo”或者“du立”,而大晋的回复永远只是‘无条件投降’五个字!
之所以大晋还没有选择武力解决,一方面是因为刚刚镇压了各地的叛乱,龟兹、焉耆各地还有些不稳,在各地都督府没有建立之前,厢军还不宜大规模调动。另一方面,则是因为厢军的物资需要补充。
到了九月份,稳定了后方和补充了物资之后,厢军又开始了新一轮的行动。这次随着石勒主动西撤和南移,厢军的进军相当顺利,基本上没有yu到任何抵抗。那些所谓的西域反抗军,在厢军眼中不过是乌合之众。
对于石勒主动西撤,倒是让张方突然放松下来。虽然张方也很遗憾再次错过了,不过石勒的退让却给晋军占领疏勒和于阗扫清了障碍。一接到羯人西撤的消息,张方立刻传令,调集五万兵马分数LU挺进疏勒各地。
闻听厢军主力西进,而且很快就要进驻河中地区,面对来势汹汹的厢军,石勒除了让一部分傻乎乎的西域人去送死外,他自己则和部下商议。决定“率部南迁”,bi开大晋锋芒,以空间换时间,等待时机东山再起。此次石勒南征带走的都是各族jing锐,共有近八万之众。其中有一万八千羯族直系jing骑。
出兵不过半月,大ZHAN未经一ZHAN,张方连夺疏勒、于阗数座城池顺利拿下整个西域。随后快马捷报朝廷,同时将此ZHAN俘虏的两万bo斯人交给随军的霍尔米兹德三世。得到这部分bo斯士之后,bo斯王子兴奋异常。
正当张方准备进一步西进时,在大宛故地却又出了幺蛾子。大宛(今乌兹别克斯坦、塔吉克斯坦和吉尔吉斯斯坦交界的费尔干纳盆地)。是西域著名的古guo,在疏勒的西北与乌孙、康居相邻。
在石勒兵进西域的时候,大宛guo被石勒铁骑攻破,其guo王也被羯人杀死,大宛正式被石勒吞并。然随着石勒接连兵败,不得不把驻守在大宛的军队调走。这就给了大宛人反抗羯族人的机会。
洪武十三年,九月份,就在石勒出兵南征时,大宛人却趁机发动了起义,推举隐藏民间的大宛王子做guo王,发动了复guoZHAN争。此时的羯族人已经将重心南移,留在大宛的不过是一群二liu的附属兵力。哪里是大宛起义军的对手?
因此到了九月底,大宛人已经恢复了近半的guo土,兵锋直指东部重镇,在拔汗那只有一两千的二liu守军,哪里是齐丹两万义军的对手?五月中,齐丹已经恢复了近半guo土,兵锋直指东部的重镇(今安集延一带),而当地百姓也准备起兵迎接起义军。
对于大宛人的东进的势头,厢军给予了迎头痛击。本就是乌合之众的大宛起义军连羯族人都打不过,更不要说对阵厢军了。结果两军在大宛东部一场激ZHAN。起义军大败,损失五千余人,退回西部。
这一ZHAN让大宛人清醒地认识到,随着羯族人的败走,大晋。将会是西域未来新的霸主,要想立于不败,争取大晋帝guo的支持,是唯一的出LU。于是,大宛王子立即向大晋派出使者,向天朝表示“称藩”。
张方为了暂时稳住河中地区,暂时接受大宛人称藩,但还是让对方割让了东部近半的土地予大晋。
大宛的举动,很快就产生了‘多米诺骨牌’效应,河中诸guo纷纷准备摆脱羯族人统治,并遣使到张方大帐中,请求归顺大晋。
康guo(又名康居),“在那密水南,大城三十,小堡三百”;
安guo,又名布豁、捕喝,“西濒乌浒河(今阿姆河),治阿滥谧城,即康居小君长罽王故地……大城四十,小堡千余”(今乌兹别克斯坦布哈拉一带);
东安guo,又名喝汗,“在那密水之阳,东距何二百里许,西南至大安四百里……治喝汗城,亦曰斤……大城二十,小堡百”(今乌兹别克斯坦纳沃伊附近);
东曹,又名率都沙那、苏对沙那、劫布呾那、苏都识匿,“居bo悉山之阴,汉贰师城(今土库曼斯坦阿什哈巴德地也)”;
【本章阅读完毕,更多请搜索墨缘文学网;http://wap.mywenxue.org 阅读更多精彩小说】
更多完整内容阅读登陆
《墨缘文学网,https://wap.mywenxue.org》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