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4章 攻克张掖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244章 攻克张掖
        在并州ZHAN役进行到关键时刻的时候,大晋西北都督府下辖的晋军正把河西鲜卑人撵地lang奔兔脱。根据总参军署的计划,晋军在消灭了并州地区近半数的胡人之后,将进行为期半个月的休整,补充兵员和弹药,之后再根据实际的qing况,部署下一阶段的行动。

        在这期间,从参军署准备开启收复河西走廊的ZHAN役,河西走廊的重要xing不言而喻,她是连接凉州大晋与西域主要通道。拿下河西走廊之后,晋军就能将进一步掌控住西域,同时将吐谷浑部落压缩在青海周围,遏制对方向西域扩张的野心。

        凉州刺史张gui坐镇姑臧,正积极的调兵遣将,准备彻底的打垮河西鲜卑,一举奠定晋军对河西作ZHAN中的优势。之前唯一影响西北ZHAN场上局势的后勤保障问题,随着姑臧至长安之间的公LU大动脉开通之后,这个问题已经得到彻底的解决。

        晋军在西北ZHAN场积极调兵遣将的时候,秃发务丸也没有闲着,为了确保河西ZHAN役的胜利,秃发务丸用尽了一切的办法来支持这场ZHAN争。现在,聚集在河西走廊的鲜卑人,已经达到了十万人。

        三月十五日,晋军从姑臧出发,沿着谷水北上,杀入了谷水、宣威、永昌平原,切断了张掖、敦煌与河西鲜卑的联系。此时整个河西走廊,归属河西鲜卑管辖。晋军率先杀入了秃发推斤驻守的宣威、谷水一线,也就是以前晋护羌校尉驻地,将张掖、敦煌给彻底孤立起来。

        十七日,张gui指挥晋军步骑联军三万人在宣威击败鲜卑人一万骑军,斩杀七千余人,俘虏两千,逃走的不足千人,而晋军自身的损失不过数百人,这一ZHAN彻底让鲜卑人胆寒。

        五日之后。晋军以一万龙骑兵为主,在两万归属羌人的协助下,打垮了秃发推斤所属骑军主力三万余人。并且于二十三日兵临张掖城下。

        只不过,缺乏重武器且不善于攻城的骑兵部队,无法攻克敌人重兵驻守的张掖城。只得等候后续的晋军的到来。后续步兵由于携带了大量的火pao,行军速度当然比不了骑军,在四月份才抵达张掖。

        张掖作为鲜卑人在河西走廊的行政中心。它的防卫力量还是非常强大的,四周的城墙,高达十米,鲜卑在这里部署了三万守军。不过,就算如此,鲜卑守将秃发推斤也没有信心抵挡住晋军的进攻。

        当然。河西鲜卑首领秃发务丸也认识到了张掖的危急qing况,他正想办法向拓跋鲜卑求援。只不过见识了晋军强大的火力,如今仍在长城脚下打转的拓跋六修早就失去了张狂之心,不要说让他支援其他人,他自己都在想如何缓和大晋的关系。

        张掖以东十里,是张gui的临时指挥部。4月10日,晚上。他以西北ZHAN区大都督的身份,召集各归属羌人首领、吐谷浑父子、晋军将领召开ZHAN前会议,此时云集在张掖的胡汉联军已达八万人,其中晋军主力为三万人,羌人骑兵四万,吐谷浑骑兵一万人。

        “各位,河西走廊bao括嘉峪关以西的西域地区,自古以来都是我华夏的固有领土。汉末三guo以来,中原大乱以至于我们丢失了大量的领土。现如今,帝guo和胡人大ZHAN,正是一举夺回这些领土的好时机。”

        “开ZHAN之前,皇帝陛下特意给我们西北军下达了一份旨意,要求我等,在接下来的ZHAN役中。必须击败河西鲜卑,尽可能的多占领一些土地,把失去的土地,加倍的夺回来。现在。上党地区的ZHAN斗已经快要结束了,北方其他ZHAN场也在积极的准备之中,一旦获得胜利,我们将彻底的恢复大汉巅峰时期的荣光。”

        “因此,在这一ZHAN当中,我们必须要击败对手,并且收复更多的土地,最好将整个西域都囊括在我们的手中。希望各位将军,在这一ZHAN当中必须尽全力!”张gui严肃的说道。为guo家开疆扩土,无疑是每一个军人至高的理想。这一次西北都督府,不仅仅要收复被鲜卑人侵占的领土,还将占领更多的土地,增强大晋在西域这个ZHAN略要地的影响力。

        “请大都督放心,属下一定不负陛下期望!”所有人都高声的回答道。

        “很好!接下来,由参军布置具体的作ZHAN任务!”张gui满意的说道。

        “下面,由在下把下一阶段的具体作ZHAN任务部署一下。在进攻张掖的ZHAN斗当中,马贤校尉领两万厢军步卒担任主攻,吴咏校尉领一万厢军骑军担任预备队。羌族骑兵和吐谷浑骑兵则负责掩护大军后方和两翼的安全,防止被敌人tou袭。同时你们还将承担着拦截敌军逃跑的任务,如果有鲜卑人突围,你们必须消灭对方。”

        【本章阅读完毕,更多请搜索墨缘文学网;http://wap.mywenxue.org 阅读更多精彩小说】

更多完整内容阅读登陆

《墨缘文学网,https://wap.mywenxue.org》
加入书签我的书架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