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三 辽金元民族融合博物馆 (8 / 25)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十三 辽金元民族融合博物馆 (8 / 25)
        这一章叫商贸·铭茶。

        “辽国的商品经济也很繁荣吗?”风玲问。

        “那时候辽和西域各国做生意,至于西域各国以为辽就是中国了。我想甚至他们把辽国当成唐朝的继承者了吧。”

        “那不可能。不过想一想也是有可能的,毕竟丝绸之路是由辽人来经营的。”

        “其实,在艺术方面,宋朝才是高峰。”

        “那不一定,相比于宋词,我更喜欢唐诗。”

        他们转过屏风。

        墙壁上有铭牌,写着:

        辽·玻璃器古称“璆琳”、“陆离”、“药玉”等。早期以琉璃指玻璃,宋代后逐渐以玻璃代称,直至元明清琉璃专指以低温烧制的釉陶砖瓦件,药玉、瓘玉则专称为玻璃。大约在商代,玻璃已见维形,春秋中晚期开始在全国普及。战国、两汉时期是我国玻璃发展的高峰期,所产铅钡仿玉玻璃,地域分布广、出土数量大,种类有耳饰、带钩、各色珠管、玻璃容器等,器形繁多,制作精美。魏晋南北朝战乱更迭,玻璃工艺饱受其苦,加之西方罗马、萨珊等国的实用玻璃器大量传入中原,极大地冲击了国内玻璃业的发展,铅钡仿玉工艺渐趋消亡,传统玻璃工艺进入低迷期。唐宋时期,尽管国产玻璃时有烧造,但仍需大量进口以供皇亲贵族赏玩和寺庙供佛之需。此次所展的这件辽代玻璃杯,造型别致,制作精致,应为当时进口的玻璃器品种。

        “看这些玻璃,介绍的很好,但在我眼里,它们却丑,无美感。真不明白为什么说的这么好呢,现在的任何一个高脚玻璃杯比它们漂亮多了。”

        林风笑了笑,没有说话。

        “你笑什么?有嘲讽人的意味啊。”

        “没有没有,真的没有。”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

更多完整内容阅读登陆

《墨缘文学网,https://wap.mywenxue.org》
加入书签我的书架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