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三 辽金元民族融合博物馆 (4 / 25)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十三 辽金元民族融合博物馆 (4 / 25)
        “大同嘛,我接着搜一下啊,”风铃嫣然一笑说。

        “出自《礼记·礼运》大同章,通常简称‘礼运大同篇’。‘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选贤与能,讲信修睦,故人不独亲其亲,不独子其子,使老有所终,壮有所用,幼有所长,鳏寡孤独废疾者皆有所养;男有分,女有归,货恶其弃于地也不必藏于己,力恶其不出于身也不必为己,是故谋闭而不兴,盗窃乱贼而不作,故外户而不闭,是谓大同。’你看,辽人也很有文化嘛。”

        “其实,大同这个名字在隋唐时都有过,只不过不是在平城这个地方,但都在附近,唐末大同军驻云州。辽人只是借用唐朝的名称。”林风说。

        “起名‘大同’可以反证出这里自古就是兵家必争之地,因此也是来自草原游牧民族的粗犷豪迈与中原农耕文化的雅致浑厚风格相交融汇之地。”

        “多民族多文化的融合,包容开放的社会氛围,能够使西京儒释道三教并存。”

        “我很喜欢这个博物馆,尤其喜欢那一面面镜子,有几面镜子的清晰度不比现在的水银镜子差,还有随身携带的小镜子呢……”看到林风漠不关心的样子,又说,“算了,不和你说了,说了你也不懂。”

        “我怎么就不懂?”

        “你当然不懂了。”

        两人一边说一边走了出来。

        “那一章是法相庄严,我觉得咱们也别去了,那个没有什么好转的。里边倒是有一尊古朴的石刻大佛;还有一对陶制夫妇像,发髻独特,都是盘在头顶扎起的;还有文殊菩萨的坐骑,不过已经残缺了……对了,还有金代的佛牙舍利。走,还是进去看看吧。”说完风铃便跑上月台,穿过抱厦,进了大殿。

        林风随着她一直来到佛牙舍利前。

        原来佛教经典中舍利有两种:一为法身舍利,二为生身舍利,通常所指舍利即生身舍利,可分为骨舍利、发舍利、肉舍利三类。舍利并不局限于僧人火葬后的残余骨烬,亦允许以其他制作代用品,应县木塔所出舍利佛牙就是马牙,与此相似。

        “为什么允许呢?”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

更多完整内容阅读登陆

《墨缘文学网,https://wap.mywenxue.org》
加入书签我的书架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