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三 辽金元民族融合博物馆 (13 / 25)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十三 辽金元民族融合博物馆 (13 / 25)
        “一看就是富豪之家嘛。”

        “俗气。”

        “辽代黑釉瓷碗;金代青釉斗笠瓷碗,嗯,像个斗笠;钧窑豆青釉瓷碗,这个是元代的。”

        “看这个多漂亮啊!金定窑白釉瓜棱壶。”风玲不由得念起来,“由注壶和注碗组成。注壶:带盖,菱形钮;瓜棱状鼓腹细长曲流,长条形执柄,柄上模印对称兽头折线纹;胎质较细;釉色白中泛黄,釉面密布极小的气泡。温碗:侈口,口部一周作六出切削小花口,斜壁,腹壁有六道细印痕,深腹,圈足,足外撇,足壁下部出一周浅台棱;通体施白釉。”

        “这个也不错。金徐龟墓绞胎钵。芒口,口沿下内凹成一道凹槽,深腹,腹下内收,平底。釉层较亮,口边部白中泛黄色。白色、褐色胎泥相绞,呈放射状羽毛纹。胎体上薄下厚。”

        “看这个,辽代黑釉油滴碗!”风玲扬声说,尽管她来了很多次,但看到这个碗还是忍不住兴奋起来,大声念道,“油滴釉属于铁黑结晶中的一种,创烧于宋代。所谓油滴是在黑釉器物的表面密布着许多具有银灰色金属光泽的小圆点,形似油滴,故名。此种小圆点,又与鹧鸪鸟胸前的羽毛相似,又称为鹧鸪斑。”

        “与我们前几日在华严寺广场看到的现代人做出来的相比哪个好呢?”

        “这个油滴更匀称圆润,没有流淌的痕迹,色泽质朴内敛。我喜欢这个。”

        “我也喜欢这个。”

        “因为这个是古董,值钱着呢。”林风打趣说。

        “俗。”

        “其实,宋人对瓷器的技艺并未达到高峰,后世技艺更强,尤其是现代人,但模仿得再多,都无法超越当时的审美。”

        “因为宋代人的审美不仅仅是外在的美,它更强调人们内在的感受,只以颜色来表现,只想含蓄地表达。”风玲说,“在中国人的美学世界里,美是一种天然,是一种真实,是一种朴素。宋瓷的五大名窑,便是这种中国美的极致体现。美是返璞归真,道法自然。”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

更多完整内容阅读登陆

《墨缘文学网,https://wap.mywenxue.org》
加入书签我的书架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