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七百八十七章 佛郎机对小男孩(六) (2 / 4)
“陛下,臣以为,张大人一片赤心为国,此情可嘉。但是,所得非正法,势必起反用。臣以为,当前首要,不是要整顿兵马,征集钱粮,而是要正人心。先帝曾言,流贼亦赤子,为官吏所逼。臣斗胆说句诛心之言,若非当年陕西贪官污吏克扣了勤王军的粮饷,何至有李闯这样的大祸?那么根源是什么呢?便是当年张居正的恶法。以往朝廷赋税,小吏若是催缴不齐,无非是挨几句骂,并无大的影响。官员更是无所谓,所以才造成天下赋税拖欠。但是,再多的拖欠,也比逼死良民把李闯逼的当贼要好的多。张居正之错,就在于搞了考评制度,让官吏互相攀比,不顾良民死活,所以虽然一时粮饷充足,但是终究酿成大祸。臣并非是以张居正影射国公,更不是当着张大人的面,叱责当年江陵相公之短,正所谓君子之过如月之蚀。但是张居正的错,国公当充分重视,以免前线尚未传来捷报,后方却篝火狐鸣。切不可为了一时之小利而坏了国朝大事。”
不过,比较危险的还是这种发言,将自己的目的包裹在蜂蜜制成的糖衣里,然而糖衣里由掺杂了不少的私货,这些私货和自己的目的结合在一起,就会产生巨大的化学反应,而且,还没有什么后遗症。
(啪!又是一块板砖飞来!愤怒的读者表示,不更新就算了,还不说人话是吧?!不厚道的作者表示,这种人的意思就是把自己的意思用一个伟光正的理由包裹起来,就算是事后发现了,也追究不到他的头上。到时候,他们还可以继续站在那里说各种风凉话,痛心疾首的表示为啥不早听我们的?)
“正是!当日弘光天子在位时,也曾在南直隶和浙江等地择地试行所谓新政。然而,官吏一心要讨好上峰,不惜横征暴敛,动辄便排铳相要挟。更有所谓‘排铳催缴查白地’之称。有这等酷吏一心要讨好上峰,有什么样的结局自然很清楚了!斯文扫地,士绅倾颓。虽然历年积欠钱粮征缴上来了,可是,民心却是丢失了。倘若不如此行为,民心在我大明,万众一心,又何至于有弘光皇帝北狩之事?”
这一招就叫反果为因,偷换概念。将清军兵不血刃渡过长江兵临南京城下,水太冷钱探花率众雨中跪迎多铎入城之举,弘光皇帝朱由崧成为了献给清军的投名状这个事件,变成了李守汉命查白地查继佐在江浙一带催缴钱粮的结果。
“一派胡言!”瞿式耜却是听不下去了。他须发倒树,二目圆睁,颇有几分马上就要和人颈血相交,血溅五步的气象。
“尔等口中的酷吏查某,如今正在苏州一带以数千乡勇、衙役、义勇所组成的兵马与数万清兵周旋!拜这位酷吏所赐,如今苏州府城虽然为清军所占据,但是,出城数里,便仍是我大明天下。大明各项法度仍旧照常运行,百姓仍然自视为大明子民,仍旧为大明完粮纳税。此皆尔等口中这位酷吏查某所率之数千健儿之功也!若是当真如尔等口中所说,只怕这位查继佐查府台早就被乡民引领清兵所杀,如何还能为大明保留这江南一片土?!”
瞿式耜本身就是苏州府治下的常熟人,他的话,自然是很有分量的。此番话一出,顿时朝堂上安静了许多。此时正是用兵之时,带兵打仗就有理,能打胜仗就有理,一个文官带兵打了胜仗就更有理,一个和守土有责半毛钱关系都没有的文官带着一群杂牌军保住了一大片土那就有了天大的理!哪怕是这个文官在士林当中的口碑评价臭到了极致。
你们说朱国治是排枪洗地查白地,那好啊!你们去试试带着几千杂乱无章的队伍去和数万清兵周旋,打得清军不能出苏州城十里?
其实,他却是只知其一不知其二。查继佐手下当真是只有数千人,但是,其中有一营人是正儿八经的南粤军水师陆营当中拨出来的队伍。其余的人马之中,又有千余人是他在江南各地跟着他清理积欠钱粮,推行新政的衙役,这些人深知自己可是被江南士林恨得牙根儿痒痒的,个个都是上了必杀的黑名单的。与其说偷偷跑回家被江南的官绅大户读书人们悲天悯人的杀了全家,还不如咬着牙跟着查府台一路走下去。这样就算是家乡的官绅老爷们想对家人下手,也要投鼠忌器,胆怯三分不是?另外的人马,身份更杂乱。什么车夫、轿夫、脚行、船夫等等。但是,却都有一个身份,出身漕帮的义勇。
这些人,在江南的各处州府县城里都有,大多是为南中商人的商行提供服务,兼顾给各地城镇维持治安。清军渡江之后,天地大变,这些江湖儿女,难免也有仇家借机寻仇。与其在当地任人宰割,倒不如跟着爵爷好好做上一场,说不得,也能够从江湖人变成衣冠中人。
这些人熟悉江南各地情形,到处都有朋友,各种情报动态信手而来,又是悍不畏死之辈,查继佐有了这股力量,自然如虎添翼。但是,这还不是他的最大一股力量。他最大的倚仗便是江南的地势。苏州附近,阳澄湖、太湖,浏河、运河,河湖港汊众多,水路四通八达。别看清军占了南京、苏州等地,可是,与南粤军的联络却是一日也不曾断过,粮饷器械接济不断,军情往来命令文书更是畅通无比。有了这个靠山,自然手下人有恃无恐,打起仗来一往无前。
不得不说瞿式耜的嘴炮功夫,不说举世无双,也是火力凶猛,能够与朝堂上的文武官员们战上三百回合不落下风。双方的胶着要点,便是要不要推行新政,如果要推行,是像以前一样,各地选择几处作为试点,还是全面铺开?可也有人在心中暗自盘算了一番,眼下的隆武天子能够管辖的地面,除了赣南、偏沅、赣北等地之外,便是这福建、两广了。南直隶、浙江正在打仗,推行不推行的,横竖钱粮也是收不上来。可是这三省早就是在李守汉的治下多年,各种钱粮制度也是执行了许久。所差的,就是把钱粮制度从李守汉颁布的变成皇帝颁布的一道手续而已。
但是,如果说隆武皇帝下了一道旨意,要在大明全境都推广这个狗屁坑爹的新政,那么,某一天大明兵马要是当真打到了本官的家乡,那么,本官乡下的田地,城里的买卖,河里的船只,庄里的佃户,岂不是都要按照这个章程来缴纳钱粮税赋了?不行!绝对不行!这个制度只能在眼下的赣南、福建、偏沅、两广等地推广,绝对是不能在我大浙江和南直隶推行的!理由嘛,也很简单,眼下这一带还在打仗,战事连绵,钱粮赋税自然是收不到,就算是收复了这两省全境,那也是要好生休养一番,与民休息才是。这供应大军的担子,还是由赣南、福建、偏沅、两广和南中担负起来吧!
看朝堂上两派的嘴炮也渐渐的火力削弱了不少,李守汉微微颔首示意,李沛霖立刻心领神会。当即便向前一步,站了出来。
见这位南粤军事实上的丞相站了出来,当即在不少人的脑海里便拉响了警报,将战斗指数提升到了最高。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
更多完整内容阅读登陆
《墨缘文学网,https://wap.mywenxue.org》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