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六十九章 刺枪术 (3 / 9)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二百六十九章 刺枪术 (3 / 9)
        听了这话,守汉不由得有些汗颜。自五代以来,军中便弃马槊而用枪,枪法的流传和种类更是名目繁多。

        明何良臣在《阵纪》中说:“马家枪,沙家竿子,李家短枪,各有其妙。长短能兼用,虚实尽其宜,锐不可当,速退不能及,而天下无敌者,惟杨家梨花枪法也。”

        戚继光的《纪效新书》里介绍的“沙家竿子马家枪”,即是当时回族武术的佼佼者。

        明代中后期,显赫时的马家枪、沙家枪、“回回十八肘”就广为流传,明遗民吴殳在其《沧尘子手臂录》自序中亦指出:“余所得者,有石家枪敬岩也,峨嵋枪程真如也,杨家枪、沙家枪、马家枪,其人不可考。”

        而明代开国元勋的常遇春也是以善枪法著称。后常家衰败,后代流落江湖,有以枪法谋生者,因以“常家枪”自号,改称“开平枪”。其法与[***]枪相近似,但枪法硬朗,直出直进。

        所谓的沙家竿子其实就是沙家枪,似乎由马槊演变而来,其枪竿长丈八至二丈四,沙家枪之用在两足,身随其足,臂随其身,腕随其臂。

        “你这火铳加上枪刺,全长不足丈,如何用练沙家枪的法子来教导士卒?更为可笑的是,你这些士卒,那是要上阵拼杀的,如何练习这整套枪法的套路?只要会几招演练纯熟就可以了!”

        听了柳桂丹不屑顾的讲评,守汉有些汗流浃背了。原来自己和那些教头样,都走进了个误区,都以为要练习好整套枪法才行。却忘记了,这些火铳兵配上刺刀不过是用于肉搏拼杀的,又不是像五代时期那样,还要斗将不成?说的残酷些,就是用来与敌人消耗的!

        看那些建奴、流寇的精兵是不是耗得起!

        而且,各家的枪法,因为使用的枪长度不同而风格各异,马家枪为310cm,沙家枪为576-768cm,杨家枪般为448cm,最长的达512cm左右。吴殳主张,超过384cm的枪不好使;而310cm左右,无论适用于战场,还是练武所用,都是最理想的长度。这个长度,火铳配上枪刺,勉强可以达到了。

        “那,以道长所见,又该如何?”

        “马家枪法本带棍法,其所作二十四式,惟上平、中平、下平,与立身处,不期而然,必合势。献爪是扎法,摆尾是躲法,滴水降长御众,骑龙、认针以左右转换,转角以救急,摩旗以尝试。鸿门中有抛梭枪手法,此十法,皆枪所常用。你要是想让你的这些蠢材教头教士卒练这些,只怕也要数年才可以在全军中推行开来!”

        “那以道长之见呢?”

        “简单的很!你只要告诉你的兵士,目的不过就是刺死对手,只要拨开你对手的武器并刺死他就够了!不过就是拨刺跳就足够了!”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

更多完整内容阅读登陆

《墨缘文学网,https://wap.mywenxue.org》
加入书签我的书架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