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百三十七章 币穷匕现(下) (1 / 3)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六百三十七章 币穷匕现(下) (1 / 3)
        第六百三十七章币穷匕现下

        西风烈。

        吹得江面的大小船只风帆鼓起。

        南京城外,五马渡口附近的江面,数艘大船,鼓起风帆,逆着西风向长江游而去。江畔,数十名前来送行的人望着在风艰难前行吃水颇深的这些船只,不由得五内之,有感而发。

        “朝宗本为浊世佳公子,平素以诗酒风流自命。不想在此世道颠覆,圣人之道即将倾覆之际,毅然绝然投袂而起,足见吾道不孤”

        “正是圣人布道千年,国朝养士二百余年,此时正是用人之际。但凡有心肝者,又如何能够忍看圣人恸哭于九泉而坐视不管?”

        “仲达欺孤与操同,岂能长世抚提封。瑶图章间换君知否,班特浮江自化龙。”有人吟哦起宋代曾极的《五马渡》。五马渡位于幕府山北麓,幕府山自古以来享有江山共景、六朝祥土之美誉,明清时代的金陵四十八景,仅幕府山周边占了六景幕府登高、达摩古洞、永济江流、化龙丽地、嘉善闻经、燕矶夕照,其的“化龙丽地”,指的是“五马浮渡****化为龙”之处。西晋永嘉元年,也是公元307年,司马氏的五个王,在元门到燕子矶这一带渡过长江,据称是琅琊王、彭城王、西阳王、汝南王、南顿王这五位王。后来有个歌谣,叫“五马浮渡****化为龙”。在十年后,公元317年,琅琊王司马睿称帝,建立东晋。所以,后来这里被称为“五马渡”。

        曾极这首《五马渡》诗之意,此时此景,倒是十分相配。

        鸡鸣寺之会,复社和江南集团募集了数百万两银子,数十万石粮草,交给侯方域溯江而,请左良玉自九江出动大军,到南京规劝梁国公李守汉与马士英马首辅暂且停止这病商害民的兑换银钱,改发新钱的举动。

        船舱之的侯方域,脑海也在分析此行的利害成败。他随身携带的拜盒之,除了江南名流士绅的拜帖之外,更有一份数百人联名的求援信,额,万民?当然,起这些厚厚的信之外,更有说服力,更加能够让左良玉看了之后义愤填膺,热血沸腾的,当属那叠厚厚的银票和粮票。以及船舱之随行携带的各色珍宝礼物。当然,在底仓之,少不得要携带些火药刀枪之类的,作为压舱之物。

        可笑的是,复社和江南众人,一面要搬请左良玉来对付李守汉和马士英的新政,可是,他们筹集的军饷,却是一张张由隆盛行开出的面值为五百一千银元不等的票据

        呵呵,你一方面要反对别人的金融政策,为了保证自己的财产,甚至不惜集资来找雇佣兵来。别拍砖,左良玉这种军队,说他是雇佣兵都是抬举他了。好歹雇佣兵收了雇主的钱,一定会把事情办好。可是左良玉这种军队,收了钱粮也未必能够办得成。相反的,会把雇主祸害得差不多。但是,你拿的钱,或者是银票,却是别人开出来的。这种仗,有得打赢的可能吗?再者说,你一边说别人的金融政策病商害民,一边却又拿着别人的支付工具,因为他方便快捷,信誉度好。这不是和那种小区里不能有基站,因为基站有辐射,但是手机和信号络要满格,要速快得和闪电一样嘛

        除了这些名流士绅的信、筹措的军饷之外,同侯方域一道西进九江“效申包胥秦庭之哭”的,还有十几位江南士绅的代表。大家已经商议好,如果左良玉不肯出兵到江南拯救百万生灵的话,他们在他的行辕大堂一起放声大哭。准备用这些无赖手段,逼迫这位宁南侯出动传说之的数十万貔貅大军。

        不过,同在船舱里高谈阔论的江南士绅代表们不同,侯方域到底是有一个当过督师的老子,对于军态势要他们清楚得多。“只怕我那位世叔早盼着我们去求他发九江之兵到江南呢”侯方域冷笑一声,将手的信折起,放到火盆任凭火焰将那几张纸变成灰烬。

        船舱板壁,挂着一幅地图,吸引了侯方域的目光。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

更多完整内容阅读登陆

《墨缘文学网,https://wap.mywenxue.org》
加入书签我的书架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