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百零七章 登基与劝进 (1 / 2)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五百零七章 登基与劝进 (1 / 2)
        端午节过后,从南到北的冬小麦已经开始泛黄,那些侥幸在天灾**当中能够苟延残喘的地方,也开始琢磨着抓紧时间开镰割麦,好让自己能够在这乱世当中继续挣扎下去。

        辽东也是如此。

        山海关、宁远一带的军屯,还有那些曾经“丁逃地荒”的田地,如今也是麦浪滚滚。当日松山大ZHAN时,李华梅为了激励士气,令隆盛行在宁远、塔山一带大量销售的铁制农具、一种步犁,此时发挥出了他们的xing能。

        在那些军户和招募liu民的耕种之下,多少年不曾有过的qing景出现在了吴三桂等人的面前:连mian数十里的麦田,高粱,绿油油的bo浪在辽西走廊上起伏翻滚。

        只要能够支撑到麦子下来之前辽贼们不来,麦收之后咱们便是谁都不怕了!这是辽东各镇将士的一致看法。吴三桂已经向辽东各镇将领传下话来,收获的麦子咱们的舅舅有话,一石麦子可以换一石五斗的稻米,高粱则是一石高粱换四斗米。这样的交易,谁不愿意做?(事实上是一石麦子换两石稻米,一石高粱换五斗米。李华宇也是秉承了李守汉的旨意,大量收GOU麦子、高粱,为的便是北上时行军作ZHAN方便些。至于说差额是怎么回事,相信大家绝对不会认为吴三桂是从中渔利的。)

        山海关的总镇府nei,在吴三桂的签押房之中,他的几个师爷、幕僚也是一脸喜se的向他禀告各chu农田作物的qing形,只要不下大雨不刮大风,今年的麦子势必丰收。

        有土斯有财,有财就有饷,有饷就有兵,有兵就有土。这是这些人bao括吴三桂在nei统一的认识。有地盘,有粮食,就有兵马,手里有了一支能打的队伍,就会有更大的地盘。更多的兵马。

        几句互相吹捧的话说话,幕僚们各自散去办理自己的公事,只有一名陈姓师爷留了下来。

        “大帅,北面有人捎了信来。”

        “哦?又有人写信来。这回是谁?”

        “是学生的同族,曾经和大帅共事过,眼下已经降清的陈邦选。”

        从松山、塔山ZHAN后,一直到多尔衮主持辽贼朝政这段时间,不管是黄太吉主持政务还是多尔衮这个摄政王说了算。对于吴三桂的策反工作始终不曾停歇。

        眼下他借助南粤军的兵马钱粮实力,强行将辽东各镇各营收编改造,并且在各地辽民当中招募新军,按照从吴标那里tou来的招数进行训练,辽东镇近十万兵马,已经隐隐然有了当年李成梁时代强军气象。

        于是乎,辽贼们发动各se人等对吴三桂展开工作,亲qing打动,高官厚禄,威胁利you。无所不及。这里咱们应该说句公道话,尽管吴三桂此人在史书上的名声不好,先是投降了清军,为其前驱,剿杀李自成,追杀永历皇帝等人,而后又起兵反清,被清廷编纂的史书抹得比非洲人还黑,在某bao衣笔下更是古往今来第一大汉jian,但是。他既没有为清军屠城,又没有给清军送去大pao、工匠,比起还珠格格她爹和某bao衣的祖宗们来,他同清廷的关系有点控股股东和小股东之间的合作味道。但是没办法。谁让你打败了呢,打败了你就得留下一个为后世所不齿的反复无常形象来。

        但在这时,在亲友、部属、同僚大都投降了辽贼,而且都是高官任做骏马任骑的qing况下,在山海关外明朝据点尽失,只剩宁远孤城。chu在腹背受敌的qing况下,在关nei李自成、张献忠都已经据地开府建guo立号进逼京畿,往日里的仇敌即将成为一代新主的qing况下,吴三桂竟能坚守危城,不投降清军,亦是难能可贵的,也是这个被基本否定的历史人物身上可以肯定的地方之一。

        “陈邦选?他说了些什么?”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

更多完整内容阅读登陆

《墨缘文学网,https://wap.mywenxue.org》
加入书签我的书架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