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五百三十九章 大战之前(四) (2 / 3)
这些年来,以胡家为首的几个家族,在富琅山区、耽罗岛等chu大量养马,放牧牛猪,配种骡马,为整个南粤军和南中地区提供了大批的畜力。同时也将大批肉食提供给市场。不但为肉食加工企业提供原料,制造出了在各地都十分受欢迎的肉瓷罐、火tui、腌肉、风鸡、风鹅等方便肉食品种,同时也将自己的银库充填的满满的。
这些肉食品种经过腌制,风干等环节,不受季节所限。可以储存较长时间,携带、食用便利,所以饱受民间。特别是军队的欢迎。更是在中原各地不同的军队之中被视为上品,可谓是获利丰厚的产业。
肉食加工场不但需要大批的肉食原料,更需要盐、瓷罐等物,这样一来又带动了相关产业的商人出现。胡家、李家的各大畜场附近,又有大量的皮毛场地新兴建立,便是每年畜场收集的粪便,都是商人们争夺的对象。这些粪便可以卖给各地田庄,用来肥田,加速生荒迅速转化为liang田的过程。
他们快速形成一道道商业网络。形成犬牙交错。利益相关之势。在很多人预想不到的时候,蓬勃发展起来。而他们每一次壮大。又带动更多的行业发展,然后又是新一轮的扩大。
不仅如此。除了肉食加工业之外,像运输业,通往各地的车行,也有他们的影子出现,利用骡马大车,把一批批的货物、物资、原料、人,从一个地方运到另外一个地方。
除了富琅山区和耽罗岛之外,几大家族更是将目光投向了万里之外的十州。那里的沃野万里,早已被家族派出的子弟详细的通过书信向各家家主禀明。
“此地最是适合放牧!”
于是各大家的家主们又是联名出面写呈文给李守汉,又是各自写信给李沛霆,除了要求加大往十州移民的速度和力度之外,更是要求想办法多弄些懂得畜牧之道的人来。
话虽然是说的冠冕堂皇的,可是如今放眼大明,放眼天下,懂得畜牧之道的,除了太仆寺的那些马夫和shou医之外,便是九边各地的蒙古人了!这些人不曾会走LU便在马背上生活,一生与牛羊骆驼骡马为伍,若是稍稍加以培训,让他们懂得了人工配种的法子,用不了几年,整个十州,怕不是牛羊马匹漫山遍野了?
“到那时,主公便是要练二十万铁骑,咱们也可以拍着xiong脯保证马匹不成问题!”
所以,李沛霆今天与这些辽东军将的代理人会商的目的其实只有一个。
人口买卖!
他的算盘打得也不曾错过,除了畜牧之外,那些矿山、林场、船厂、冶炼场等chu,哪里不是缺少劳动力的所在?特别是矿山,几乎每挖出一批矿石煤炭出来,都会有几条人命搭进去。所谓的四块石头夹着一块肉,便是下矿井的写照。血煤便是到了二十一世纪都不可bi免,何况在资本主义刚刚出现,正在野蛮生长的十七世纪?
虽然南中大量使用那些ZHAN俘和土著部族所谓的官奴来做采矿工人,成本相对低廉,但是也是消耗巨大,需要不断的有新鲜血液进行补充。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
更多完整内容阅读登陆
《墨缘文学网,https://wap.mywenxue.org》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