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五百二十三章 棉花问题 (2 / 3)
灾民们早就得到了消息,他们或是被送到各chu的田庄,成为宁远伯的佃户。或是被送到登州府、莱州府,从那里上巨大的海船,送到南中去开荒。辛苦几年下来,咱们也是可以有几十亩上好水浇地的地主了。有人暗自憧憬着南下垦荒的美好前景。
要是他们知道,如果被送去了十州或者是若水道长口中所说的殷商遗民之地的话,区区数十亩土地又算得了什么?
这些日子。几乎每隔几天就有一批难民经过审核甄别之后,编成队伍。欢天喜地的出了济南,往胶东等地去了。
“主公。这些日子,我们一共往胶澳等chu港口送去了将近十万人口,大多数是整户的人家,少数是些孤gua之人,fu孺之辈。”
德王宫改成的临时行辕之中,守汉正斜靠在花厅的罗汉chuang上,听着几个手下人向他汇报这些日子的进展qing形。
到山东的目的,一是为了剿灭这里的教匪、liu窜的清军,阻断他们可能与农民军之间形成的联系,二是为了山东的人口,还有各chu农庄出产的棉花。
“除了人口之外,运走的大宗货物便是棉花。”为首的奏事之人也正好提到了这看上去不起眼,但是却可以砸了南中不知道多少人饭碗的东西。
照着南粤军的规定,每一个往胶东去的难民,都要至少背上三十斤以上的棉花,记住,这是人均标准,只要是能吃饭的,就算一个。(猪脚的贪婪面目终于暴露在光天化日之下了!既然是搞救济,为啥还要让灾民干活?为啥不让他们坐车前往?某个号称能够十几个人开着三十多部车往灾区担任志愿者的家伙眨巴着大眼睛质问道。)
“眼下在日照、济宁等chu田庄之中尚有数十万bao棉花等待运输。上述地区田庄仓库nei尚有不少小麦、高粱、豆类等物,请主公示下,这些粮食该如何chu置?”
“咱们在这些田庄的壮丁,业已集结了一万四千余人,编成了四十个补充营。除了火铳盔甲等物不能足额编制之外,余者兵器皆以齐备。从第七旅和舰队之中抽调的军官正在shu悉队伍。大小jie从宁远派人送来急信,要求将这一万余人调拨到宁远前线归她指挥使用。”
斜靠在罗汉chuang上守汉听得了眼前这些亟待chu理的军qing,不由得怀念起在南中和广州的日子,那个时候,日常事务和政务军务都有公事房等机构拿出意见,只要他确认一下就可以,如今却是要事必躬亲。
“田庄里储备的粮食只管用于难民和军需,那些小麦和高粱,如果有往济南方向来的运力,只管运来便是。登莱等chu有余,便调剂到鲁西去。”
小麦和高粱,对于山东的百姓来说,都是上等的口粮。特别是高粱。不但是人的口粮,也是骡马的上好营养品。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
更多完整内容阅读登陆
《墨缘文学网,https://wap.mywenxue.org》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