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一百八十七章——水师定基地 (1 / 2)
明安达礼出于军人本se,对朝廷军令如何及时送达在外水师一事,提出了疑问。没有电报的时代,这是无论如何也做不到的,除了一个可以稍作补偿的办法!
“水师基地?”福临对这个新词表示十分不理解。
“皇阿玛,儿臣信口而作此词。其实就是水师驻扎之地。”弘毅急忙解释,现在可不能在细枝末节上得罪皇帝,得不偿失。
“哈哈,幼童顽皮,既然驻扎之所就可言明,为何还要另辟蹊径、弄巧成拙?”福临善意批评儿子一句,免得别人代劳。
“皇阿玛,儿臣du创此基地一词,实在是有qing可原呢!”
“有qing可原?哈哈,好,准你自圆其说!”
“谢皇阿玛!不过儿臣先有一问,请教诸位大人:中guo航海之远,推何人为最?”弘毅主动看着那些汉臣,鼓励他们回答这个十分简单的问题。
未曾想,几位汉臣却都低头不语,还时不时toutou观察皇帝的表qing。这可是弘毅没有料到的事qing!就在几乎冷场的时候,还是学士折库讷出来解了围。
“奴才愿答贝勒爷。此人乃是前明宦官,原姓马名和,小名三宝,曾七下西洋。在前明靖难之变中,马和为燕王朱棣立下ZHAN功。永乐二年(1404年),明成祖朱棣在南京yu书‘郑’字赐姓马和,以彰其ZHAN功,并升为nei官监太监,官至四品。史遂称‘郑和’1。”折库讷一边说,一边故意抬头找了找皇帝背后的那个人。
原来如此!弘毅对汉臣的集体表现恍然大悟——郑和是太监,吴liang辅也是太监,郑和高官得坐,吴liang辅位置也不低。但有一条,明朝太监势大,本朝有中和殿那块“太监不得干政”的铁牌!说郑和功绩,万一触动了皇帝哪个不如意……
弘毅也赶紧观察福临的表qing。还好,没有什么异样,这才继续说道:
“谢过折大人。郑和七下西洋,如果每次都临时停靠以求给养,岂不是颇费周折,况且也难以求得周全。一旦水尽粮绝,功亏一篑。”
“哦?有理。郑三宝如何应对,诸位汉臣尽可畅所yu言,不必介怀其阉侍身份。”福临果然不以为意。
“臣启奏皇上,前明史料有载,郑三宝七下西洋,途中多设‘官厂’。厂外立排栅,nei设仓库,贮藏钱粮,集中货物,以备整理转运,以资船队前进补给。此事记于前明马欢所著《瀛涯胜览》一书,马欢本人也曾随三宝太监三下西洋。臣以为其言不虚。”刘昌识得圣意,及时启奏。
“刘大人好博闻!玄烨敢问,这官厂所设几多?各在何chu?”不等福临评判,弘毅赶紧按照自己的既定SILU加以引导。
“这个……下臣孤陋,只知在满刺加【今马来西亚马六甲三宝山附近】及苏门答刺【今印度尼西亚苏门答腊岛北部洛克肖马韦附近】的近海岛屿上各有一所。其他未考。下臣惭愧。”
刘昌一下子紧张起来:小贝勒爷有多厉害、多得宠,现在大伙儿都是心知肚明。刚才静想着迎奉皇上那一问了,忘了后面还有小玄烨这只“黄雀”!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
更多完整内容阅读登陆
《墨缘文学网,https://wap.mywenxue.org》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