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五十三章——朝鲜与倭国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一百五十三章——朝鲜与倭国
        PS:今天开始恢复正常更新,谢谢各位的支持!祝各位:马年第一个工作日——马上过完!大吉大利!顺利吉祥!

        不但是皇帝福临和皇二子玄烨,其他诸臣都对一个小小的朝鲜行商私贩jin物之事,居然能牵扯出背后的倭guo来大感震惊,纷纷屏住呼气。毕竟,此时虽然东南沿海郑氏之乱已经降服,可西南尚在“戡乱”,如果东北的朝鲜和倭寇沆瀣一气,那可是雪上加霜!

        “回皇上的话,朝鲜与倭guo私相授受已久,臣服之心未实。然而朝鲜却阳奉阴违,时常谎称倭guo有再次攻伐其guo之心,借机高筑楼台、整军备ZHAN。此事在顺治七年之时,皇上早已命觉罗巴哈纳大人等、赍敕往问直伪。”说完,折库讷回头望了巴哈纳一眼,就暂时不说话了。

        “启禀皇上,正是如此。顺治六年六月,朝鲜guo王李倧薨。八月,皇上遣时任礼部启心郎的渥赫等往祭李倧,并赐谥庄穆。并遣户部启心郎布丹、侍卫撒尔岱充任正副使,赍诰命并敕谕、诏书,前往封朝鲜guo世子李淏为朝鲜guo王。但新王李淏不曾专疏谢恩。皇上遂于次年正月遣大学士祁充格和奴才等再次赍敕责问李淏此事。”当年作为户部尚书,觉罗巴哈纳的确是这件事qing的亲历者,所以说起来丝毫不差。

        “嗯,朕记得此事。你可详细说来给诸位听听。”福临看了玄烨一眼,权当给儿子补一补自己英明神武的历史功绩。

        “嗻!结果奴才等到了朝鲜,那李淏却百般狡辩,说什么倭qing万分可虑,倘yu警急无计奈何。他们还想加强城塞修筑、兵士训练等事。吾皇圣明。当即颁下严旨,申饬李淏曰:‘概观qing辞,虽系王之所奏,而奏中语意,实非出于王心。必由jian臣造意。若倭果恃强侵犯尔guo,大兵拯援断无迟误之理。尔guojian臣,误以天下未尽平定、盗贼未尽灭息,恐调尔guo兵马,故预设虚揣,诈诿倭qing尔。今天下业已混一。亿兆尽归版图矣!尔今又yu修筑训练。此皆乱臣所出之言也!昔尔先王不忘我朝恩德,竭尽忠诚。今王岂有不yu竭尽忠诚之理?不特此一时也,即将来朝鲜嗣王、子子孙孙、无间世代,其尽忠竭诚,永如山河之不改易。岂应有渝忘之时乎?此特在下jian臣朋比结党、启无穷之乱源耳!’”

        好记xing的觉罗巴哈纳一口气背诵一大段当年福临的诏书,着实把福临高兴地可以。脱口而出道:

        “说得好!”

        “皇上圣明!”众臣子“习惯xing”应和一声,尤其是小玄烨喊得最起劲!

        “于是,奴才奉旨再去朝鲜,并提取庆尚道观察使、东莱府使等朝鲜官员详细讯问。方知倭guo与朝鲜素相和好,并无怨乱、兵伐之事。朝鲜guo王前奏,实系欺罔巧诈之语。皇上圣明之至,据此于顺治七年五月再次下旨曰:由此观之。朝鲜其修城集兵、整顿器械之事,原与倭guo无涉,专yu与朕为难也!尔既欺罔巧诈、负恩悖礼,朕惟备之而已。夫复何言?”巴哈纳说完,雄赳赳冲着皇上倒头拜拜,大呼:

        “吾皇万岁万岁万万岁!”

        “吾皇万岁万岁万万岁!”众人更是齐齐跪倒,山呼万岁。

        “哈哈!好,都起来!朕当年得以洞悉朝鲜阴谋,也是众位爱卿尽心办差的鼎力!哈哈!”福临很是满意。

        “皇上英明之至!”折库讷还意犹未尽再多喊一句,用来提示皇帝自己还没展开呢。

        “呵呵。折库讷,你继续讲。”福临很是善解人意。

        “嗻!皇上早在顺治七年就识破了朝鲜人的首鼠两端,并且警告他们我大清可是枕戈待旦,不怕他不臣之心。可他们居然执mi不悟。奴才今年五月自朝鲜返guo,一LU上所见所闻委实可证。但若说朝鲜私下结纳倭guo意图不gui。奴才道听途说暂无实据,不可蒙蔽圣听。但朝鲜蕞尔小guo,每次行使却携带大量银两前来贸易,银从何来?其中缘由奴才探查出了一二,特此禀报。”

        “讲。”

        “除了每年一次的‘朝鲜贺冬至、正朝、万寿三大节兼岁币使’随行三百余人外,朝鲜别使行成行日期、来朝次数均不定,但随行人等也多在三四十人。按照前明成例,朝鲜朝贡使团都携带‘八bao’用以与我商民交易。八bao者,前明时,朝鲜王庭明令使臣不得携带白银,而是给正官每人人参若干斤,装八bao,其实就是他们的盘chanLU费而已。但我朝以来,严jin买卖人参,朝鲜王廷遂将‘人参八bao’改为‘银两八bao’,以银bao立法,且令使臣自备银。奴才留意打探之后才知道,朝鲜大行使每人来朝,携带银两多则三千两,少则二千两。故而,二千两银为一八bao矣。”

        “哦?”福临明显是没有听说过此事,听得很认真,很投入。

        “若一朝鲜使团携带四十个‘八bao’窠,则其总价达八万两银子以上。故而,如今朝鲜每个使团,bao括皇历及无时赍咨官,均携带大量白银,动逾十万。于是,就连朝鲜人自己都说,他们一岁渡江之银,几至五、六十万之巨。”

        “哦,你是说,他们这些银两,难不成是倭guo资助?”福临忍不住发问。如果是倭guo资助朝鲜使团,那这两个guo家的关系会亲密到何种程度?!

        “皇上,据奴才所知,倭guo倒也没有资助朝鲜。但,这笔巨银单凭他们自己民人物产,也是不能成行的。究其原因,乃是朝鲜大做天朝与倭guo之中间行商,大抵的liu程是:朝鲜商户大量收GOU本guo土产人参,卖给在‘釜山’的倭guo商人以换取银两,然后从朝鲜使团大小官员手中买得‘八bao’贸易之权,并跟随使团赴我朝,沿途大量收GOU绸缎、白丝、日用杂品等物。再运回朝鲜,或转售倭人,或在本guo买卖,可牟巨利。当然,除白银外。朝鲜规定也可以用土产货物代充bao银,多为烟草、皮革、纸张、布匹、海产、药材、一应玩物等。”折库讷一口气说完,却也清楚明白。

        【本章阅读完毕,更多请搜索墨缘文学网;http://wap.mywenxue.org 阅读更多精彩小说】

更多完整内容阅读登陆

《墨缘文学网,https://wap.mywenxue.org》
加入书签我的书架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