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零一忽闻羽檄传来急一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四零一忽闻羽檄传来急一
        崇祯**七月的北直大地,干旱低热,太阳虽然当空挂着,却不肯放出逼人脱衣的热气,如同害了病一般软mian无力。太阳之下,荒草遍地,曾经上好的田垄里,如今也看不到庄稼。只有少许耐旱的树林以人们不起疑的速度朝外扩张,侵蚀田园。

        一队露出青se头皮、结着小辫的满洲兵松垮垮地骑在马上,从地平线上走了出来。他们很快找到了一个被人荒弃的村庄,立旗休息,派出探哨。彼此之间都是满洲话招呼,就如往素杀人如麻的满洲兵没有半点区别。

        这队人马的统领身材高大,骑着马在村庄里绕了几圈,又找了几chu残垣断瓦,安排人在里面当了暗哨。等一应安置妥当,他方才回到队伍之中,与几个兵士用满语说笑几句。

        等到ye幕降临,静谧的大地传来一阵马蹄声响。另外一队明火执仗的满洲兵也来到此地。发现了自己人之后,这队满洲兵轻松愉快地卸下了bao袱,像是他乡yu故知一般,享受着先来者热qing的酒肉。

        然而他们不知道,有一种东西叫做**。这其实也是到了大明才成shu起来的一味防方剂,并不能像小说中描绘的那样让人迅速昏mi,但是可以改善服用者的睡mian质量。在军中也被大量使用,用以减轻伤病员的痛苦,使他们不至于半ye痛醒。

        就在这些满洲兵jin ru甜美的梦乡之后,热qing的主人纷纷抽出清军制式顺DAO,轻手轻脚地摸进营帐,轻车shuLU地割断了这些满洲兵的脖子。

        “动作快些还能再睡一觉。”一个满兵低声说道,却是带着浓浓辽东口音的汉话。

        门口站着的军官飞快地朝他瞪了一眼,轻轻用脚踢了他的屁股。沉声道:“不会说话就少说!”他说得却是标准的满语,隐约中还带着蒙古方面的口音,就算是真满洲人听了,也未必能分辨不出。

        尸体有条不紊地送到了村后刚挖出来的壕沟里,一一清点之后,便浇上火油付之一炬。尸体上的衣甲、兵器。也被单du剥离开来,掩埋、焚毁。三十人的队伍分工明确,纪律严明,整个过程中竟然没人大声喧哗。

        这就是特别侦察营,简称特侦营。

        经过大半年的甄选、训练,特侦营终于如同一柄宝剑出鞘,寒光四射。他们以三十人为一个单位,时而冒充绿营,时而冒充蒙古游骑。时而冒称满洲大兵。尤其是在冒充满洲兵方面,因为有京中的秘密ZHAN线支援,可以说是除了人之外所有东西都是真的。

        如果不是宋弘业意外被俘,说不定还能在兵部给他们安排一个编制,那时候就是真正的满清八旗兵了。

        善ZHAN者无赫赫之功。左守义领队以来,出入北直,在野外袭杀调动的清兵,整整一个月间干掉了六支这样的队伍。一般来说。人数低于两百人的队伍,都是他的猎物。

        因为两百人是一道坎。超过两百人的队伍往往由ZHAN场经验丰富的牛录章京领队,绝不会放心chu次相见的陌生队伍为他们站岗放哨。

        虽然没有获得高价值的qing报,但这种袭杀ZHAN很容易让敌军高层发生恐慌,最后一级级蔓延下去。谁都想知道,那些一ye之间消失不见的队伍到底发生了什么事。是明军的ye袭?是乱军的埋伏?但是无论怎么找都找不到打斗的痕迹,甚至连尸体、衣甲都找到不到。

        “哥。咱啥时候能去烧蛮子的粮库啊?”一个十七八岁的小ZHAN士凑到了左守义身边,用一口满语问道。因为满语里面没有“建奴”这个词,他便用了满洲人对汉人的蔑称——“蛮子”。

        左守义斜视看了他一眼,道:“到时候就知道了。”

        年轻的ZHAN士颇有不甘,道:“哥。当chu你们三个人就敢去干。如今咱们有三个十个人……”他一时忘了“三十”如何表述,舌头一转倒是没有犯错。

        特侦营的满语都是建奴俘虏和辽东渡海的汉民教的,口音各异,正好适合他们扮演不同的旗佐。

        【本章阅读完毕,更多请搜索墨缘文学网;http://wap.mywenxue.org 阅读更多精彩小说】

更多完整内容阅读登陆

《墨缘文学网,https://wap.mywenxue.org》
加入书签我的书架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