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三七零 陇山高处愁西望(四) (2 / 4)
而到了姜瓖这个级别,无论是吴甡还是孙传庭,都无法果断拍板,更不能做出任何承诺。
换成姜瓖的立场而言,明军这边若只是一个督师,他也不会轻易叛清。
就如袁宗第不可能向牛成虎投降一样。
“贫道并不知殿下要来山西,本是想去怀庆府的。”郭静中知道自己半路巧遇会让人有所担心,尤其皇太子身着便服,路线泄露可是大事。
他解释道:“至于得知殿下在怀庆。乃是因为前些日子看《皇明通报》,见殿下坐镇洛阳,主持河南施政之事。想来春耕之际,河南又是中原粮仓,殿下多半还是会去的。”朱慈烺笑道:“其实原本我要在济南大婚,后来礼臣们说行在无法行此大礼,所以只得作罢。既然如此,我就赶在青黄不接的时候先光复山西。”郭静中笑道:“殿下举重若轻。果然是雄主之风。”朱慈烺摇头道:“雄主谈不上,勉强能算是个有为者罢了。”
“殿下。贫道有一事不明,敢请教。”
“不敢称教,先生请说。”
“以贫道看来,天下之重无非是在京畿、江南。殿下立足山东,背靠江南,北面而取京畿。正是一战而霸业定之态势。为何要先取山西呢?”郭静中问道。
朱慈烺一心扑在战略决策上,总参谋部更是给出过各种可行、不可行的方案。
郭静中此问终究没有超出范围。他道:“若是集中大兵,一举攻克畿辅,从军事而言并非困难。”如今东宫麾下两师两营,主力战兵就有将近四万余。
这四万人如果全放在北直隶。满清就算全军固守,也未必能守住北京。
“只是如此一来,就是两军决战的态势。”朱慈烺道:“即便胜了,我军损失也会很大,在我看来不值当。”郭静中微微点头。
兵力交换是仁者见仁智者见智的事,有些人觉得一换二就是赚了,但在朱慈烺看来,如果不能做到数倍歼敌,那就是亏损。
“而且,”朱慈烺笑道,
“各地吏治、军镇也都该整肃一番。与其日后让那些人阳奉阴违,不如现在走一路洗一路,彻底绝了祸根,也为后世开个太平天下。”郭静中敛容望向朱慈烺,道:“此正是开国之君所虑者。”说朱慈烺是开国之君,那是在郭静中看来大明已经亡国了。
不过明人没有上纲上线玩**的习惯,又不是后世的满清,谁也没有注意郭静中这话里的语病。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
更多完整内容阅读登陆
《墨缘文学网,https://wap.mywenxue.org》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