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六五 洪炉照破夜沉沉(四) (1 / 4)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二六五 洪炉照破夜沉沉(四) (1 / 4)
        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顶点中文),最快更新!无广告!

        莱州作为帝国的临时心脏,在三个月里经受住了前所未有的人潮冲击。

        陈德也在人流如织的状态下,出色地完成了从莱州到潍县的道路硬化工作。

        新的道路以砾石为路基,上面铺设碎石和砂浆的混合路面。整条新路高出地表三尺多,两侧还挖有排水沟。

        这样的设计是取自于京师和江南的道路标准,在山东还是头一次出现。

        好在江南请来的营造工匠中有不少也懂得造桥修路的,给陈德省了很大的麻烦。

        与京师和江南不同的是,路面材料是最新的东西方混合砂浆。早在唐宋之前,民间就用石灰石、黏土、砂子搅拌出砂浆作为砖石黏合剂。

        不过华夏传统更偏向于土木结构的住宅,所以砖石一般用在城墙、堤坝和墓穴之中。

        而城墙用的砂浆有更高规格的配置:糯米汁配石灰。南京城墙就是这样修筑的,在抗战中倭寇的迫击炮都敲不开。

        然而成本也是极其昂贵的,不可能拿来铺路。泰西的土水泥源自古埃及人。

        他们最早也是用尼罗河的河泥修筑建筑,在干燥炎热的沙漠十分管用。

        在公元前三千年到二千年,古埃及人开始煅烧石膏作为建筑黏合剂,并用于金字塔的修建。

        再往后的古希腊人不烧石膏,而是烧制石灰石,得到石灰,用以作为建筑中的凝胶材料。

        古罗马人吞并了希腊之后,继承了希腊人使用石灰的传统。在石灰中掺入了砂子和磨细的火山灰,最终得到了

        “罗马砂浆”。中国没有火山。没法复制罗马砂浆的配方。不过山东是个盛产石膏的地方,用石膏代替火山灰,民间水泥配方,充分煅烧磨细,便取得了这种新型的水硬性材料,虽然名为砂浆,实际效果却也与水泥无甚太大差别。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

更多完整内容阅读登陆

《墨缘文学网,https://wap.mywenxue.org》
加入书签我的书架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