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七一 吹沙走浪几千里(四) (5 / 5)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一七一 吹沙走浪几千里(四) (5 / 5)
        萧东楼率部而还,心中暖风洋溢。此役东宫左军千总部以优势兵力和地利,一鼓作气彻底击败了来犯之敌。俘虏伪果毅将军一人,将军以下队长三人,贼兵三百七十二人,阵斩一百五十六级,最终只有十余人逃匿而去。

        更重要的是,这批贼兵带来了三百匹战马,其他驮马、驴、骡两百余头,对于缺少马匹的东宫而言可谓丰盛。

        秦兵是天下精锐,延绥更是秦兵的精锐。此次东宫收拢的溃兵中有许多都是延绥边兵,除了大量的夜不收之外,还有许多骑术过硬,但苦无坐骑的骑兵。这些人祖祖辈辈都是跟蒙古骑手对战打熬出来的,如果能配以战马,东宫也就有了编练骑兵的基础。

        骑兵能够延续第二次世界大战时代,可见飞机坦克这种大杀器不出,实在没人能与这一兵种争锋。雄汉盛唐之所以能够扬国威于万里之外,无不是因为有一支强大的骑兵部队。反之,若是不能组建骑兵,战略上无法发挥“兵贵神速”的原则;战术层面也面临着赢了追不上,输了跑不掉的窘境——就如有宋一朝。

        当然,宋朝是先天不足,能够撑那么多年已经不容易了。仔细算来,宋在对外战争的胜率上还要高过唐朝。若是再公平点说,中国最出良种战马的地域有辽东、河套、陇右三地,宋开国的时候这三大地区已经被强敌占据,难以收回,先天不足可见一斑。

        然而蒙古人占领中国之后,却做了一桩浩大的工程,几乎可与隋炀帝开运河相媲美。蒙古人所到之处,毁城破地,退耕还草,四处兴建牧场养马。

        战马必须出自马群,否则少了争胜心就难以用于冲锋陷阵。而马群宜居在高寒之地,又要水草丰茂,有足够食物发育,也要有足够的空间奔驰。亏得小冰河期从南宋末年开始降临,让蒙古人的“大草原”计划得以实施。连江南鱼米之乡都开辟成马场……这若是在汉人手里,无论皇帝有多么丧心病狂,都不可能舍得。

        国朝太祖高皇帝驱除鞑子,恢复中华,接手了大踏步倒退的江山,以及那一片片马场。所以南京城中有了许多以马命名的街道——诸如“泥马巷”、“神马路”之类。

        如今作为小冰河期的巅峰时期,地处淮河以北的山东有适宜马群生活的低温环境。也因为战乱抛荒,有足够的土地改造成马场。只要有科学的马场管理,建立马谱,优化马种,针对骑兵密集阵形加强操练,ri后就算与满洲人进行骑兵对决也未必会输。

        朱慈烺获得战报之后十分高兴,非但成果颇丰,就连我军的战损也被控制在了十比一以下,其中轻伤伤员还占据了较大比例。

        “不过这些战马还是弱了些。”朱慈烺在亲眼见了俘获的战马之后,不无失望。这种马一眼看上去肩高就不够,完全没有高头大马的气势。就算朱慈烺不懂马,也知道李闯肯定没有在骑兵战马的选择上下过力气。

        不过做为刚刚开始牧民的初级政权,当然不能指望他们能牧马。(。)

        【本章阅读完毕,更多请搜索墨缘文学网;http://wap.mywenxue.org 阅读更多精彩小说】

更多完整内容阅读登陆

《墨缘文学网,https://wap.mywenxue.org》
加入书签我的书架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