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七七章 将军韬箭射天狼(十) (1 / 2)
朱慈烺本来未必就会迟到,正好宋弘业送来了三大营的消息,将他拖住了不少时间。也亏得这份消息,没让他在今天的军议上过早宣布接纳三大营的事,以免ri后出丑。
如今的三大营,已经只剩一个的空架子了。
明朝的军制以军户世袭为特sè,平时耕种,ZHAN时打仗,寓兵于农,自养自足。
guo朝chu立的时候,武职地位高于文职,能够纳入军户也是求之不得的好事,绝非谁想入籍就能入籍的。然而时过境迁,文官翻身,武职没有了前途,纷纷霸占卫所屯田当起了富家翁。那些军户非但要承担军事义务,还成了军官的农奴,要为卫所官们种地纳粮,苦不堪言。
如此一来,逃籍也就是理所当然的事了。
卫所制度是大明军制的基础,逃籍多了,小到卫所,大到都司,乃至京营,直接面临的问题就是兵源不足。
若是平ri倒没关系,反正粮饷是按照足额发的,士卒越少,军官分润的就越多。一旦到了检视的时候,军官们便会从市井中找一批“临时工”,拿着兵器摆个样子,走个过场。等上官走了,这些兵员也就消失了。
京营之中的军官多是各位guo公门下,听说成guo公一家殁于鼠疫,定guo公与英guo公又奏请天子,要让东宫太子来抚军。他们都是老于世故的油条,当即就从城里城外招罗短工,许以银钱,一定要尽量足额地交到太子手上。
只要太子接了手,这些人自然就会各回各家各找各妈,至于空下来的兵额,那就是太子殿下的事了。
换了识相的外官,会跟着拿一份分润,安安稳稳度过这一任。
若是个不识相的,那么逃兵是在他手上逃的,很容易扣个“苛刻lue下,无德不为众人所服”的罪名。若是正巧京营又打了什么败仗,也可以顺势tao他头上,让他闲住个十来年,看皇帝能否记得起他来。
李邦华就是不识相的典型。
当然,太子是不会犯“不为众人服膺”的过错,但“苛刻lue下”却没到红线,完全可以让士林和民间传说一阵。也为ri后铺条LU,谁知道将来皇帝会不会更喜欢永王或者定王呢?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
更多完整内容阅读登陆
《墨缘文学网,https://wap.mywenxue.org》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