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八一 旌旗荡野塞云开(4) (2 / 3)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六八一 旌旗荡野塞云开(4) (2 / 3)
        席间,朱慈烺接见了帕斯卡和惠更斯这两位泰西鸿儒。并且在他们的建议下,以科学家的身份牵头设立一个固定的学社,让天下各国优秀科学家参与进来。彼此帮助,共同推动人类的科学进步。

        于是,皇明科学院的设立正式搬上了议题,最终评选出十八位首席科学家,并由这十八位首席科学家推举出主席。朱慈烺毋庸置疑地担当了主席的职位,因为考虑到事务繁忙。所以又设立了一个秘书处,用来处理日常事务。

        帕斯卡是十八位首席科学家中唯一的外籍院士。惠更斯因为年纪尚轻。并且没有足够的研究成果,理所当然地落选了。不过仍旧不失为最年轻的科学院院士。

        新的科学院大院设在经世大学隔壁,也是个好山好水好风光的地方。这个大院只是负责科学院院士们的聚会和暂住,研究机构则借用经世大学的实验室和实验场。

        作为礼遇,大明目前最高端的技术产品蒸汽机也对他们开放。只是在实际应用上有一部分是各家的商业秘密,只有少数研究者才能借助朝廷的力量得以知晓,并不会对外公开。

        现在的蒸汽机已经不是两年前,任何人只要知道原理就能仿照的时代了。就算让欧洲人知道了各项数据指标,以他们的工艺水准也制造不出来。

        慧远伯廖真也是十八位首席科学家之一,他现在已经不再参与廖氏的碎石、修路产业,而是带着弟子学生、族中子侄,专门研究蒸汽机,制造动力更加充足,能量利用率更高,质量更轻的新机型。

        现在他的研究已经越来越快地走在了经世大学前面,仿佛科学领域的猛将。

        这也促成了朱慈烺以皇家资本入股,不仅仅是为了高额的利润,同时也是对这种高新科技企业进行保护。

        正是廖真和他的“皇明动力”,才让隆景四年的春耕出现了“犁机”这样跨时代的产物。

        在华北春暖花开的时节,也正是农忙的时候,五台硕大的犁机在皇帝陛下和太上皇帝的瞩目之下,生火蓄热,在浓烟滚滚之中发出轰鸣声,拖着沉重的铁齿,破开泥土,笔直地拉出条条土浪。

        所有围观的百姓都看得欣喜若狂,尤其发现犁机上是两个女子,一个把握着方向盘,一个用铁锹往炉中铲煤,更是惊喜交加。这就意味着日后女子也能承担繁重的农活,让男子去干更能挣钱的活计。

        “为何不将那炉子包起来?如此露着不是浪费煤么?”崇祯指着露在外面的火炉。

        这款犁机的设计更像是老火车头,炉室暴露在外正是为了散热,避免操作人员被高温困扰。

        朱慈烺还没有来得及回答,围观民众之中突然发出一阵喝彩,原来是这犁机转了一个大弯,从另一头再次犁了回来。眼看着自己忙活半天的工作量被如此轻松地完成,谁能不感到兴奋呢?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

更多完整内容阅读登陆

《墨缘文学网,https://wap.mywenxue.org》
加入书签我的书架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