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二九 期以忠义酬明君(三) (4 / 4)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四二九 期以忠义酬明君(三) (4 / 4)
        而且太祖高皇帝的陵寝还在南京呢,万一被乱兵冲撞了。岂非子孙大不孝!

        崇祯虽然已经做好了让皇太子监国的打算,自己即不退位也不掌政,但南京若是再丢了,那他可算是丢了两次首都的皇帝。

        朱慈烺天天都要被崇祯召去询问左军行止,朝廷的对策,也算是格外耐心。

        不过他也乘着这个机会,给两个弟弟解释了一下什么叫军国大事。定王、永王也通过这事学会了看地图。

        “殿下,外面有人自称是总督袁继咸的使者,请求觐见。”崇祯**十一月十八日,侍卫一早就报说有人请见。

        朱慈烺见是袁继咸的使者。当然是跟左良玉之事有关,当即宣见。谁知进来的却是个身穿大红道袍的道人。

        那道人见了朱慈烺,大大方方打了个稽首,自报家门道:“小道傅真山,受袁督所托。特向殿下禀报南边事。”朱慈烺顿时对傅山的好奇心更大过了左良玉那边,问道:“你就是山西傅山?”

        “正是小道。”傅山毕恭毕敬又施一礼。朱慈烺走下宝座,请傅山入座,与他对面座谈道:“本以为先生山西隐修,怎会从南边来?”

        “小道之前确实在山西修行,又得袁总督手书相招,加之家师首肯,去江西置办一些炼丹器皿,后便留在袁督幕府之中,充为赞画。”傅山说得不急不缓,心中却是奇怪为何皇太子这等高居九重的人物会关注他。

        此时的傅山医术尚未大成,没有医圣的名号;剑术才刚刚开始学,而且这等微末尘技无非是行走江湖防身之用,更不可能上达天听;至于书法绘画,此时虽然略有薄名,但在大明一大堆的书画家中却也显不出峥嵘,还得等后人推崇才能登上神台。

        所以傅山真正成名之事,无非就是当初为袁继咸鸣冤。此后,傅山淡泊功名之心,一直没有参加科举,直到崇祯十六年入李建泰幕府,希望助这位大学士从流寇手中平定山西。

        傅山想了想,也就这两件事能然皇太子记得他。前者还要通过吴甡转一道手,因为当时吴甡正是山西巡抚,援救袁继咸甚为出力。

        后者则是因为皇太子当时就在山西,大约从书院的同窗处听过自己的名字。

        谁能想到自己竟会被后人描绘成一个无所不能的神人呢!ps:历史分类月票榜的竞争真是让人胆战心惊,求月票支援啊~~~求推荐票~!

        【本章阅读完毕,更多请搜索墨缘文学网;http://wap.mywenxue.org 阅读更多精彩小说】

更多完整内容阅读登陆

《墨缘文学网,https://wap.mywenxue.org》
加入书签我的书架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