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四二三 轻裘缓辔踏地来(九) (2 / 5)
“偏你能做出这等奇思臆想来!也真有人跟你一起发疯!”周后声音中已经带了一丝恼怒。
朱慈烺嘿嘿笑了两声,不做辩解。崇祯倒是颇为理解,道:“你是怕官兵到了北面杀剃头之人冒功吧。”
“父皇明鉴。”朱慈烺随手一顶高帽送了上去:“不过冒功倒是谈不上。儿臣麾下不以人头记功。只是怕官兵杀红了眼,看到金钱鼠尾就认作虏丑,难免会让无辜百姓枉死。”
“那若是有真虏混迹其中呢?”崇祯又问道。
“这等漏网之鱼到底还是少的。”朱慈烺猜想崇祯不明白什么叫
“邻里街坊”。一个没根底的东虏在大明腹地,就如夜中篝火一般显眼。
不说周围人的指认,就是口音都瞒不过去。
“不过这事上,儿臣倒是觉得,宁可逃过一千,不能妄杀一人。”朱慈烺道:“儿臣麾下有人曾说:有发为忠民,无发为难民。儿臣觉得这十个字实在说得极好。”帝后都是爱民之人。
但对百姓不念朱家旧德剃发降虏多少心有芥蒂。此时听了这十个字,细细一品,心中芥蒂顿时全消。
这天下固然有忠义敢死之士,但也不该以此来强求万民皆是如此。何况留得青山在,不怕没柴烧,有民斯有土,日后光复神京,解救了这些难民。
仍旧是大明天下。若是人都死完了,哪里还有华夏?有发为忠民。无发为难民。
这十个字在崇祯心里很快就扎了根,等朱慈烺走后,特意发布诏书,用这十字安抚身陷虏地的百姓。
在忠义与逃难之间做选择,总比在华夷之间做选择要好许多。实际上,宁死不屈的人不会因为这十个字而做难民;原本就剃发求生的人。
也不会因此改做忠民。只是即便剃了头,百姓也不会就此觉得与大明决裂了。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
更多完整内容阅读登陆
《墨缘文学网,https://wap.mywenxue.org》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