楚国斜阳白胜之乱(上) (鲁哀公十六年,前479年,春秋第二百四十四年) (1 / 2)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楚国斜阳白胜之乱(上) (鲁哀公十六年,前479年,春秋第二百四十四年) (1 / 2)
        楚国已经是江河日下,帝国斜阳。

        楚国的衰退,始发于晋国的“三驾疲楚”政策,这种政策,导致楚国的国力疲于应付战争,急剧衰退。

        然后,晋国继续延伸“三驾疲楚”正确路线,积极的联系楚国东边的死敌吴国,大力扶持吴国的发展,又是经济,又是军事的援助,让吴国快速成长起来,在楚国身边制造了一个可怕的对手,楚国开始并没有引起足够的重视,因为在南方地区,楚国才是绝对的老大,吴楚之间的争斗,还是楚强吴弱,吴国基本上处于弱势。

        但是,随着吴国一代代国君的不屈不挠的战斗,随着楚国内政处理的失误,使人才外流,导致楚国最后无力与北方强国晋国争锋,精力完全沦落为与吴国征战的状态,失去了当年北上中原称霸的雄风,这就是晋国中原集团的胜利,也是吴国的胜利。

        随着,新一代的吴王阖闾登基,随着楚国的人才伍子胥和伯嚭的亡吴,楚国被吴国打败似乎已经成了定局,于是,在上一个时代中,吴国“三驾马车”一举打败了楚国,楚昭王流亡出国都,伍子胥报仇雪恨,楚国虽然未灭,但是已经是帝国斜阳,苟延残喘而已了。

        不过,吴国自从夫差继位,力争北上称霸,多次征伐齐国,视身边的另一个冉冉升起的越国于不顾,这让吴国的老臣伍子胥看到了危险,并一再的劝阻吴王,可夫差已经膨胀到了极点,伍子胥这个原来极力辅佐他的大臣,似乎变成的一道吴国称霸的障碍,于是,伍子胥被夫差活活的逼死了。

        当年,跟着伍子胥一起逃亡到吴国避难的,原楚国流亡的太子建的儿子白公胜,顿时失去了靠山,生活很是落魄。伍子胥一死,楚国衰落,都预定着公子胜在吴国已经成了鸡肋式的人物。

        恰好,吴国此时又受到越国的长期围攻,吴国也分不出精力继续压榨楚国了,而楚国期待着复兴。

        因此,当楚昭王死的时候,楚国的令尹子西,考虑到原楚国流亡的太子建的儿子白公胜,毕竟是楚国公室的公子,按照正常的继承流程,如果不出意外,楚王的位置是要传到公子胜的手里的。况且之前,他也是因为楚国的动乱,而逃亡,其实他并没有多少的罪过,只不过是跟着自己的爸爸倒霉罢了,因此,这样的王室贵族后裔,一直窘迫的流亡在外,也是好说不好听的事情,楚国就想接回白公胜。

        楚国大夫叶公提出了不同的意见。

        “叶公”本非姓叶,他原名是沈诸梁,字子高,还是堂堂正正的楚国王室的贵胄,也是当年楚国大夫沈尹戌之子,封地在叶邑(今河南叶县南旧城),自称叶公。叶公在叶地治水开田,颇具治绩。据说:叶公是全世界叶姓华人的始祖,也是中国历史上有文字记载以来的“叶地”第一任行政长官。

        叶公说:

        “我听说胜这个人,狡诈而又好作乱,叫他回来恐怕有害吧?”叶公对公子胜的归来,有很大的担心。

        令尹子西说:

        “不对吧,我听说胜这个人诚信而勇敢,不做对别人不利的事。如果把他召回担心有问题的话,就把他安排到边境上去,让他保卫边疆,为楚国做一点事情,这样不是很好吗?”

        叶公摇摇头说:

        “符合仁义叫做诚信,遵循道义叫做勇敢。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

更多完整内容阅读登陆

《墨缘文学网,https://wap.mywenxue.org》
加入书签我的书架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