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吴国灭楚:楚昭王逃命(鲁定公四年,公元前506年,春秋第二百一十七年) (1 / 4)
吴国灭了楚国。
运用了大穿插战术,兵贵神速,闪电袭击,楚国不是没有机会胜利,而是总司令令尹囊瓦太臭了,他没有审时度势,配合既定的正确战术,却贪功冒进,擅自发动攻击,使原本还可以一搏的局面,彻底的改变了模样,造成最终楚国的失败。
所以说,吴国灭楚,单纯就是象吴国有伍子胥、孙武、夫槪、伯嚭这样的能臣还不一定就能成功,还要有楚国必须存在向囊瓦这样的大草包军事首脑,这才是一个机会。
否则,就吴国和楚国的总体经济和军事实力来说,楚国是绝对占有优势的。但现在却被一个弱于自己的吴国给打趴下了,历史就这这样的有些意思。
楚国作为一个长期占据强国地位的南方大国,就这样被杀得头破血流,甚至让楚国后方的君臣们都来不及反应,看来楚国也已经是帝国余晖,日落夕阳。
吴国灭楚,这可是历史上的一件大事,虽然这种吴国的入侵,还不算是真正意义上的彻底灭国性质,但是攻入楚国的首都郢都的象征意义,也足以会引起整个诸侯世界的强烈振动,这是从来没有过的事情,也是北方的诸侯们所梦寐以求的梦想,现在吴国完成了齐国和晋国以及中原诸侯们想办,而没有办到的事情,而且基本上是凭着一己之力,这个太有点匪夷所思了。
看来,只要是用对了人,没有不能实现的目标,人才太重要的。所以说,人才,才是最难得的。
吴国一连串的打击,直接让留守在首都的楚王,丧失了誓死抵抗的战斗意志,率先带着家人逃出了郢都。
楚昭王这次逃跑,太狼狈了,一路上慌不择路,最终还是逃过了雎水,然后又渡过了长江,进入了云中地区。当然这都是《春秋左传》所提到的古代时期的地名,其实用现在的地名话说就是:
楚昭王渡过了,发源于秦岭的汗水上流的沮水河,然后又到达了长江,从湖北的枝江县渡过的长江后,到达了长江南边的江汉平原的湖泊(云梦泽)的云中地区。
这就是一路往西狂奔的架势。
楚昭王那受过这样的苦,他生下来就是在王宫中安逸的生活,估计就是抓只鸡,也算是巨大的体力狩猎活动了,象这样的长途跋涉,鞍马劳顿,风餐露宿,对于一个国君来说简直是太累了,一路上太辛苦了,虽然有时候乘船,相对平静一些,但作为大王的楚昭王,不过此时的楚昭王也就十五、六岁的少年,以前很少受到这样的车船颠簸,加上连惊带怕,所以就非常的疲劳。
等到了暂时安全的目的地后,精神上的重担放下了,体力上的劳乏却来了,楚昭王晚上就睡的很死,很香,很深沉。连手下的狼狈跟随的兵士和护卫们,也都陷入了甜美的梦想,放松了守备大王的警惕。
他们这次不是在城池中,而是在野外扎营,因此防守的警惕性放松后,就带来了很大的危险。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
更多完整内容阅读登陆
《墨缘文学网,https://wap.mywenxue.org》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