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郯子谈鸟事,孔子访郯 (鲁昭公十七年,前525年,春秋第一百九**) (1 / 4)
这个话题,还要从鲁宣公四年,公元前605年,距今八十年前说起。
当年,郯国在现在的山东省临沂市郯城一带,和邻居莒国(现山东省的莒县)不知道因为什么事争执起来,这历史上没有记载,估计都是些两个小国之间鸡毛蒜皮的事情,小弟们打架,大哥自然就要出面了,本地区的大哥自然是以齐鲁为主,所以齐国和鲁国就出面劝架。
大哥出面,自然要给面子。
开始,郯国很识相地住手了,但是莒国却还想动手,似乎是打红眼的样子,结果被鲁国狠狠的教训了一顿,征伐了莒国,而且还占领了莒国的“向地”。因此,鲁国也得罪了莒国,莒国完全站到了齐国大哥一边。这也可能是鲁国和莒国关系一直不好的原因之一吧。
在这段时期内,鲁国和郯国关系就非常好,郯国也真心的拿鲁国当靠山,所以鲁国还把公主嫁给了郯君,结成了姻亲的国家,大哥加上老丈人,亲上加亲。
鲁宣公十六年,公元前593年,郯国国君不知道出于什么原因,竟然休了鲁国的公主,郯君直接把老婆郯伯姬赶回;鲁国娘家了。
郯国和鲁国的关系一度恶化。
鲁襄公七年,公元前566年,郯国的国君郯子到鲁国朝拜,算是重新交好,从此后开始,郯国有了朝拜鲁国的传统,郯国也真正的成为鲁国的附庸诸侯。
时间慢慢的进展,鲁国的国力慢慢的开始衰退,在中原地区已经没有原先的雄风,夹在大国之间的小诸侯们,心惊胆战,只能寻找新的靠山,以维护生存的地位。
随着吴国在南方的兴起,郯国又一度归附了吴国,这样一来,中原诸侯们感到很是别扭,为了争取郯国,晋国出面了,于是,在鲁国联合晋国、邾国的情况下,巨大的政治压力让郯国开始清醒起来,终于又被中原诸侯争了回去。
鲁昭公十六年,前526年,二月十四日,齐国南下降伏徐、莒、郯,三个诸侯小国国君,一起到“蒲隧”与齐景公会见,并且正式结盟。
郯国却始终脚踩两只船。
鲁昭公十七年,秋天,郯子又来朝见鲁国,准备修复与中原大国的关系。
此时的郯子,据说很有学问,而且很贤德,他就是中国二十四孝“鹿乳奉亲“故事主人公,郯国是远古时代少昊后裔,春秋时期郯国在今天的山东省临沂市的郯城县。
“鹿乳奉亲”的故事大致是讲: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
更多完整内容阅读登陆
《墨缘文学网,https://wap.mywenxue.org》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