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秋会盟形式之:申地之盟( 鲁昭公四年,前538年,春秋第一百八十五年) (1 / 3)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春秋会盟形式之:申地之盟( 鲁昭公四年,前538年,春秋第一百八十五年) (1 / 3)
        伍举带回来了晋国同意楚国举行会盟活动的消息。

        楚国马上就把召开会盟的信息发出去,果然,诸侯们接到通知后,不敢怠慢便纷纷前来楚国会盟,只有郑国子产当时分析的鲁国、卫国、曹国、邾国没来。

        鲁国的理由是:要进行时节的祭祀没有时间前来。

        卫国的理由是:国君生病了。

        曹国和邾国的理由是:国君正面临着不安定的因素,国君不能擅离职守。

        其他的蔡国、陈国、郑国、许国、徐国、滕国、顿国、胡国、沈国、小邾国、宋国、越国都前来参见会议。

        其中,最令人值得注意的是越国的参见。

        越国是派遣了大夫常寿,过前来参加会盟的,但是楚灵王对于越国的使者并没有认真对待,此时的越国还是一个边疆的莞尔小国,落后的地区,因此并没有引起楚国的重视,这使越国感受到了羞辱,这就为以后埋下了隐患:等到鲁昭公十三年的时候,在这次会盟中,其他没有受到重视的蔡国、许国等和越国结合在一起,向楚灵王发难,这都是九年后的后话了。

        所以,既然搞外交活动,就一定要一视同仁,不要搞特殊和区别,这都是在不经意之间满侠祸难的基础啊。

        鲁昭公四年,六月十六日,楚灵王和诸侯们在“申地”见面,准备召开会盟大会。

        此时,伍举向楚灵王提出了几种会盟的方式,请楚灵王参考选择:

        1,夏启“钧台之享”:夏朝自从大禹传位给了自己儿子夏启后,废掉禅让制,搞世袭制,把公天下变为家天下,夏启为了让自己世袭王权的资格得到诸侯的承认,在钧台宣布自己是夏朝的第二代君主,这就是历史上著名的“钧台之享”,实质上这次的盟会就是一次宴会而已;

        2,商汤“景亳之命”:是发生在夏朝末年,准备反抗夏朝的商汤从旧都商丘北迁至景亳,又称北亳、蒙亳后,商汤在此告命天下,征伐四方,最终灭夏。其实就是以受命于天,征伐无道的盟会;

        3,周武王的“孟津之誓“:是指武王九年,大会诸侯于孟津,前来参加大会的诸侯和部落首领,据说有八百之多。在大会上,周武王举行了誓师仪式的故事。是一次“诸侯所由用命“的重要会盟,从此,众多的诸侯都听从周的指挥,灭商已有充分的把握;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

更多完整内容阅读登陆

《墨缘文学网,https://wap.mywenxue.org》
加入书签我的书架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