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文子陨落(上) (鲁昭公元年,公元前541年,春秋第一百八十二年) (1 / 2)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赵文子陨落(上) (鲁昭公元年,公元前541年,春秋第一百八十二年) (1 / 2)
        在讲述叔孙家族“私生子作乱”的故事之前,在让我们介绍一下即将离去的晋国上卿赵文子赵武吧,也算是给他一个人生的结论。

        晋国的赵文子,就是赵武。

        他就是赵盾之孙,赵朔之子,晋文公外曾孙,也是在鲁成公八年,公元前583年,晋国发生的“赵氏孤儿”血案中,幸存下来的晋国赵氏唯一的血脉。

        当年赵氏覆亡,晋景公准备对赵氏斩草除根,诛灭全族,因为赵氏把持政权的时候,真是让晋景公苦不堪言,甚至为了避开赵氏的势力,晋国都被逼的都迁移了首都,所以,“赵氏孤儿”案件的发生,就是一个铲除赵氏的绝好机会。

        但是,作为曾经跟随赵氏家族老前辈赵衰革命的晋国大臣韩厥,实在是**了,他知道诛灭赵氏,不仅有晋君对赵氏强权的不满,更有晋国另一个家族“三郤”与赵氏家族之间的政治角逐,其实,这就是晋国六卿之间的权利再分配。

        如果,对赵氏斩草除根,未必就一定是好事,除掉了赵氏,就会有新的和赵氏家族一样的强权家族上位,道理都是一样的,所以,政治最重要的就是搞“平衡木”。

        所以,韩厥他进宫强谏晋景公,大胆直言:

        “赵氏,先贤伯益之后。自中衍以下,嬴姓显贵。赵衰佐文公、赵盾佐襄公,皆社稷之臣,有大功于晋。奈何一朝获罪,而绝其嗣?今有功于国者,恐无后于晋!望君侯三思……“

        韩厥的话,一定程度上点醒了杀红了眼的晋景公,景公沉默半晌,自知再杀下去确实有些过分,必竞要给赵氏留一点血脉,否则就真的斩草除根,被灭族了:

        “赵衰、赵盾功勋卓著,今以私心灭赵宗,难堵悠悠之口。”晋景公听从了韩厥的要求,于是遂命仅留下的外甥赵武,续嬴姓赵氏之嗣,并命祁奚将抢夺赵氏的封地,还予赵氏。

        这个事件,距今已经四十二年之久了。

        后来,晋厉公上台了,他为了压制其他的卿士的势力,开始力主扶持赵氏,一日,厉公坐朝,亲自为赵武举行弱冠之礼。典礼完毕后,赵武英姿飒爽,相继拜见晋国的八卿。

        赵武首先拜见栾武子,栾伯感叹道:“孩子啊,你真潇洒!昔我侍奉令尊,他外表很美,却有些华而不实,现在您可要努力啊!“

        赵武又去拜见中行宣子,荀庚说:

        “漂亮啊!只可惜我老了,看不到你的将来了……“中行伯老骥伏枥,说话的寓意很深,他似乎已经看到了赵氏家族中兴的希望,所以发出了如此的感慨。

        晋国的士燮对未来的赵武影响更深远,他语重心长的对赵武说:“贤人受宠而慎,愚者得宠而骄。明君赏谏臣,昏君惩之。古之君王,建德政而纳百姓之言,命乐师诵读箴言,百官献诗讽谏而不受蒙蔽,纳商旅之言于市井,辨吉凶于歌谣,考察百官于朝上,询问毁誉于道旁,以纠不正,这一切用以提高警惕。明君最痛恨的就是骄傲。“

        范文子,真君子也。

        当年这番话,曾是随武子教育范文子的,现在范文子就转送给了赵武,赵武将范氏家训铭记于心,受用终身。士燮谥文,赵武亦谥文,贤臣教导贤臣。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

更多完整内容阅读登陆

《墨缘文学网,https://wap.mywenxue.org》
加入书签我的书架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