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齐国欺鲁,惹祸精的手段(鲁襄公十六年,前557年,春秋第一百六十六年) (1 / 3)
齐国和鲁国,真是一对儿冤家。
这两年,齐国和鲁国,都是跟着中原大哥晋国混江湖。
齐国到底有些得不偿失,因为这两年的战斗,都是围绕着中原地区的郑国和宋国的战斗,背后隐藏的就是晋国与楚国争雄。
鲁国位置地处中原地区东侧,在中原地区的地盘争斗,好处自然是不言而喻,可是远在北方的齐国,并没有什么好处获得,剩下了只是责任,反而被晋国活生生的拖上了战车,不是会盟,就是出兵征伐,既要出钱,还要出兵,自然到了诸侯们一起跟着晋国再次征讨秦国的时候,就表现的很不积极了。
齐国总是想找个机会,发展一下自己的利益。
鲁襄公十四年,国际上大的“晋、楚争霸”战争乱局,暂时按下了停止键。
郑国为了表示对晋国的忠诚,又是敬献编钟乐器,又是送歌女舞蹈队,让晋国的国君享乐。过去那个年代里面,举行大型的文艺演出,有了乐器,有了歌舞队,还要有一些仪仗的礼器作为辅助,也就是把舞台效果要搞好。
所以,晋国的范宣子士匄就向齐国借了“鸟羽和牛尾”等礼器的东西,但是名义上是“借”,实际上就是“要”,借走的这些东西本身就是礼节的装饰品,原本不值钱,但是,借了不还,事情就不对了。因此,齐国很是反感,感到晋国总是以大欺小,从此对晋国就有了贰心。
齐国常年跟着征战,没有利益,是齐国和晋国反目的根源,晋国向齐国借“鸟羽和牛尾”,却是:名借实要,这就是双方表面的反目借口。
齐国想干什么?
当然是要发展,发展肯定是向经济发达地区发展,所以齐国的发展只能南下,面向中原,可是鲁国就是齐国发展的绊脚石,于是,齐国的发展实质上就是向鲁国抢地盘。
于是,齐国在鲁襄公十五年的夏天,齐国的齐灵公带着齐军,包围了齐、鲁两国交界的鲁国的“成地”,并且直接在“成地”修筑了外城和居民定居点,这就是用定居点以蚕食鲁国的地盘的方针。
同时,南方的邾国,也抓住了齐国的这个行动机会,开始侵略鲁国的南部边疆地区。
齐国的这个时机把握的太好了,因为:
鲁襄公十五年,公元前558年,伟大的晋国国君晋悼公逝世了。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
更多完整内容阅读登陆
《墨缘文学网,https://wap.mywenxue.org》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