晋楚争霸的转折点:三驾疲楚 (鲁襄公八年,前565年 春秋第一百五**) (1 / 4)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晋楚争霸的转折点:三驾疲楚 (鲁襄公八年,前565年 春秋第一百五**) (1 / 4)
        鲁襄公八年,五月,初七。

        晋国、鲁国、郑国、齐国、宋国、卫国、邾国等诸侯在“邢丘”集合,召开庆祝郑国伐蔡胜利的大会,郑简公这个六岁的小孩国君,亲自向诸侯们奉献蔡国的俘虏,很是风光,诸侯们特意记下了郑简公的名字,便是尊重。

        但是,“春秋时期”的争霸期间,如果单纯是尊重,是解决不了问题的。

        这年的冬天,楚国子囊出兵攻打郑国,就是为了给蔡国报仇。大哥的小弟,你郑国说打就打了,这还有规矩吗!

        楚国这个大哥出动,可不是个小事。

        郑国战斗力,在小国里面是超强的小哥,但是摆在了晋国和楚国面前,就差了一截子,面对着楚国的大举入侵,郑国总是要想个办法的,于是郑国开会进行研究,郑国顿时形成了两个派别,各自有各自的道理,挣得是面红耳赤。

        子驷、子国、子耳是投降楚国的“投降”派;子孔、子蟜(jiao)、子展是坚定晋国领导的“抗战”派。

        投降派的意思是:

        现在老百姓面临楚国的威胁,投降楚国可以暂时的免除祸害,等着晋国来了,我们再投降晋国,这个样子,面临强敌,不让老百姓造成兵灾祸难,岂不是很好吗!

        抗战派的观点是:

        我们要讲信用,不见信用,就会引来大国的攻击,前面我们参加的五次盟会,现在一下子就背弃了,太不好了,再说楚国侵略我们是为了吞并我们,而晋国是帮助我们,还是跟着晋国走比较好。

        最后拍板的领导人,当然还是郑国的大臣子驷了,因为小郑简公才六岁。

        子驷提出具体的解决目前问题的办法:

        1,投降楚国,避免兵祸;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

更多完整内容阅读登陆

《墨缘文学网,https://wap.mywenxue.org》
加入书签我的书架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