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颜祸水、桑中之好(上) (鲁襄公三年 ,前570年,春秋第一百五十三年) (1 / 3)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红颜祸水、桑中之好(上) (鲁襄公三年 ,前570年,春秋第一百五十三年) (1 / 3)
        楚国到底趟上什么事儿了?

        因为,楚国的一个死敌出现了,这就是吴国登上了历史的舞台。

        说起吴国,这个国家还得从头说起

        在春秋发展到这个时期,现在江苏南部的太湖流域,崛起了另一个姬姓的诸侯国家:吴国。

        其实,吴国有悠久的历史渊源,据史书记载:周太王生有三子,长子太伯(泰伯)、次子仲雍和小儿子季历,季历的儿子姬昌聪明早慧,深受太王宠爱。

        周太王想传位于姬昌(周文王),但根据当时传统:应传位于长子。太王因此郁郁寡欢。老大泰伯明白父亲的意思后,就和二弟仲雍借为父采药的机会,一起逃到荒凉的江南地区,定居于梅里(今江苏无锡的梅村),自创了基业,建立了“勾吴”古国。

        你看看,当年人家周王家族的这个思想道德水平,多么的崇高,哪像是那些为了争权夺利,兄弟们之间拼个你死我活的情况。

        自从周文王姬昌的儿子周武王,灭掉了殷商王朝后,就坐了天下,派人寻找自己太大爷这一枝子的亲戚。此时,周章已经当上了古吴国的君主。于是,周天子便封了吴国为姬姓诸侯。

        虽然说吴国的文化比较落后,还停留在“断发文身”的程度上,但是他们的封国和血亲关系,绝对的比楚国要厉害多了,只不过他们一直在遥远的江浙地区打拼,没有参与中原的那些恩恩怨怨罢了,算是处在世外桃源的一个姬姓诸侯。

        但是,吴国在《左传》前期中一直没有出现,到了鲁成公时代,才断断续续的出现吴国的信息。

        《左传》鲁成公七年记载:吴伐郯。

        这就是吴国第一次的露面。

        (1)红颜祸水

        自从吴国在《左传》中出现后,就发生了一件事情,这就是:原来楚国的大臣申公巫臣从晋国被派往吴国之后,辅助吴国成长并发展成为楚国死敌的事件。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

更多完整内容阅读登陆

《墨缘文学网,https://wap.mywenxue.org》
加入书签我的书架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