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止戈为武”的楚庄王 (鲁宣公十二年,前597年,春秋第一百二十六年) (1 / 6)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止戈为武”的楚庄王 (鲁宣公十二年,前597年,春秋第一百二十六年) (1 / 6)
        这次的“邲之战”,是楚国进军中原以来的空前大胜仗。

        楚庄王完成了楚武王、楚文王、楚成王、楚穆王前辈们,所没有完成的,以及期待已久的一次巨大的胜利;

        当然,这也就是楚庄王称霸的巅峰之作。

        此时,楚庄王真可谓是“不鸣则已、一鸣惊人”的最贴切的印证,楚国上下,意气风发,尤其是那个意外引发这场战斗决战的楚军大将潘党,更是神气活现,他真的没有想到,自己的惊慌失措,竟然引发了一场胜利的大决战,幸亏楚国胜了,如果楚国败了,估计自己的这条小命也就算是交代了,生死荣辱一瞬间。

        幸福来得太突然,也太刺激了,潘党,激动的都哭了。

        于是,他再次的向楚庄王建议:

        “大王陛下,你这次领导我们取得了史无前例的巨大胜利,为何不修建一座彰显大王武功的纪念碑,收集晋军的尸体建造一座京观,我听说只要是战胜了敌人后,一定要修这样的纪念碑来警示和昭告后代子孙,也让后代不忘我们大王的的功劳。”

        什么是“京观”?

        其实就是古代为炫耀武功,聚集敌尸,封土而成的高冢。

        到了后来,更多是将敌人的头颅聚集到一起,修筑成各种形状的墓冢,以示彰显武功的意思。听起来很残酷,其实这也是处理敌军尸体,打扫战场的一种方式,在当年那种巨大数量的死亡状态下,如果不是暴尸荒野的话,就必须集体埋葬,胜利者不会为每一个敌人挖坑筑坟的,这种集体的埋葬后,再加上胜利者的标志,就是京观了。

        楚庄王非常谦虚的说:

        “潘党你说的这些东西,都不是你这个水平应该知道的东西,光知道耀武扬威,这是不行的,今天我就给你上上课,也让你知道什么是文化?”

        先从文字上来说,“武”字,就是“止”字和“戈”字合起来称为“武”,停止使用武器,以德服人,才是最高尚的武,而不是动用武器,进行杀戮。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

更多完整内容阅读登陆

《墨缘文学网,https://wap.mywenxue.org》
加入书签我的书架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